港聞

港聞二

區:五大訴求含糊 言人人殊僅口號 稱初選者「談判攬炒」兩主流 解讀後者「你唔合作,我唔合作」

【明報專訊】「35+」初選案昨日踏入第22天審訊,控方證人區諾軒繼續接受辯方盤問。區供稱,初選為了爭取「五大訴求」,惟他同意訴求內容含糊,組織者沒討論過訴求是什麼,並同意「五大訴求」僅屬口號。法官追問豈非如聖誕樹,可掛上任何東西?區答道「都離唔開7隻(條)樹枝(比喻訴求)」。區又稱,曾期望新一屆立法會和政府透過談判解決反修例風波,「互諒互讓」。他又解讀民主派「攬炒」是「你唔合作,我都唔合作」。

稱熟悉政改 「35+」是延伸

代表吳政亨和余慧明的大律師石書銘昨日問及區諾軒的學術和從政背景,區同意他在民主運動前線工作10年,他曾參與「左翼21」組織、民主黨和民陣,在大學修讀和任教政治學,亦擔任過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故熟悉政改。區供稱,過往民主派在立法會是多票少議席,並認同「35+」計劃是政改的其中一章和延伸。

區諾軒指出,立會過半之目的是要求政府問責和回應公眾訴求,他曾撰文提及當時參加初選民主派主要有兩種聲音,一方支持「攬炒」並否決財案,不斷施壓要求政府妥協;另一方則欲以過半議席增加談判空間。石書銘問區,坊間提出「五大訴求」是否分別為撤回逃犯條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撤回暴動定性、特赦被捕示威者和落實雙普選?區確認。

不過區補充,另有人提出兩項訴求,即要求官員就警暴問責及時任特首林鄭月娥下台,他同意「五大訴求」內容的確含糊,雖然社會提出五大訴求,「至於哪5個?不同人有不同說法」。法官李運騰追問,那豈非猶如聖誕樹般,掛上什麼東西都可以?區答道「都離唔開7隻樹枝、7條樹枝」,眾被告隨即發笑。區又補充,上述兩項訴求是成立委員會和落實雙普選另一演繹。

施壓同時有否討論空間

區舉例拉布稱「看情况」

區稱以他的解讀,《基本法》詳細談及政府和立法會處理財案的機制上應「互諒互讓」,透過談判處理分歧。他稱在任立法會議員期間,議員和特首及財政司長就施政報告和財案會面商討,「良好政治制度應該能做到此點」;因此就「35+」而言,他曾期望新一屆議員與政府藉談判解決反修例風波。區特別提到,「要留意」攬炒派抱持另一看法,是不斷透過施壓要求政府妥協。

至於向政府施壓是否存在討論空間,區舉例稱,人民力量和社民連過往就派錢議題在立法會拉布,政府決定派錢後,兩黨停止拉布,一切需視乎情况而定。區稱,相信在初選論壇上,總有參選人可被歸類為主張談判及施壓兩個陣營,但要視乎各人言行而定。

倘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區:不見有人表明讓步

法官陳仲衡問區,根據庭上早前播放片段,有沒有人稱若政府回應五大訴求,就會不運用否決權?區表示不見有人如此表明會讓步。

石其後引述「立場新聞」講及「35+」協調的文章,當中稱戴耀廷將民主派的立會選舉形勢比喻為「囚徒困境」,分析非建制派競爭激烈而最終「攬炒」的可能。區解釋,囚徒困境即選擇合作以提供誘因,拒絕合作則是「攬炒」;該文所指的是民主派之間「攬炒」,但戴在「攬炒十步」指政府和民主派「攬炒」。對於部分民主派主張「攬炒」,區解讀是「你唔合作,我都唔合作」。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CC 69/22】

明報記者

(初選案)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