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AIGC)近期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有關Midjourney和ChatGPT的新聞和討論,可說是不絕於耳,爭論相當大。究竟這些工具可以發揮什麼作用,是否足以取代人類,使用起來又有什麼限制?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馮凱鍵、劉焌陶
Midjourney:毋須由零開始
收費可減三成
Market Hubs Intelligences Limited共同創辦人李鑒泉(圖)表示,該公司是在去年中開始使用人工智能圖像生成軟件Midjourney來協助設計宣傳圖片,以節省時間和成本。李鑒泉解釋,他一向都會按項目來請一些設計師代為設計宣傳圖片。很多時,他其實已經有些少意念,但由於只是口頭和設計師溝通,沒有圖片或實物,後者未必能領會到其真正意思。往往到了設計師提供初稿時,他才發覺對方捉錯用神,又要要求對方大幅度修改,有些廢時失事。使用Midjourney之後卻不同,他可以先輸入一些關鍵字來產生多幅圖片,再從中挑選出一幅比較接近自己意念的圖片,然後再告訴合作的設計師,參考該圖來創作,或者甚至只需以該圖為藍本,作少許修改。
製圖供設計師參考 免捉錯用神
這樣便大大減少了設計師捉錯用神、和該公司來來回回、廢時失事的問題。而且,因為合作的設計師毋須由零開始,工作簡單得多,收費也可以下調三成。
有報道稱,連《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COSMOPOLITAN》等著名雜誌去年也曾經不約而同地使用了Midjourney製作的圖片作為封面設計。
除了AI圖像生成軟件之外,該公司由去年12月底,還開始使用OpenAI的對話式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翻譯和改寫新聞稿。一般來說,該公司會先為企業客戶撰寫中文的新聞稿。然後,再將中文新聞稿放上ChatGPT,讓後者翻譯成英文。
先寫中文稿 善用ChatGPT翻譯英文
但第一次翻譯出來的英文新聞稿仍有沙石,所以他們會要求ChatGPT將之優化(Polish)或者改寫(Rewrite)。通常優化或改寫3至4次之後,英文新聞稿質素就大致可接受。之後,他們就會再利用ChatGPT來改寫出多個社交媒體風格(包括facebook、WhatsApp、IG等)的短文,然後逐一上載至相應的社交媒體。這樣會比所有版本的新聞稿都由人手撰寫明顯省時。這是他們試驗出來利用ChatGPT的最穩陣方法。
為什麼是先中後英,以及先長後短(撮寫)?因為ChatGPT在文法方面雖然已經大有進步,直逼真人,但仍然是英文比中文更準確,處理英文的速度比中文快得多。
至於直接叫ChatGPT自行撰寫一篇文章,則不太可行。因為ChatGPT始終不是真人,不太可能自行分析、組織和搜尋各種內容,拼湊出達到人的水平的文章;其資料庫也只去到2021年,不能包括所有話題的內容,尤其是在中文方面,資料相對較弱。
若只簡單用一句說話,叫ChatGPT撰寫一篇文章來談談寵物救護車,即使是用英文,其水平也不可接受。例如,它會錯誤將寵物救護車當成一種剛推出的新服務來寫(其實在香港已推出差不多4年。此外,它也不知道這服務是由哪些公司推出、在什麼地區推出、現時共有多少部寵物救護車、其收費方式等等。
ChatGPT英文比中文佳
當然,如果用戶列出文章的大綱和要點,ChatGPT寫出來的文章會比較好。但仍然是英文比中文為佳,以及需要改寫好幾次,對於講求高水準、嚴謹和準確的內容來說,不太穩陣,若不作fact check,仍然可能出錯。記者曾經請李鑒泉即時試用ChatGPT來分別撰寫有關牙周病和「阿茲海默症」的文章,感覺大致也是這樣。
另外,ChatGPT不懂得說每一項資料它有多大把握。只要它提供答覆,它每一句都會說得語氣肯定、信心十足。因此,若出起錯來,可能相當離譜,完全是張冠李戴、馮京作馬涼。曾經有台灣用戶表示,ChatGPT竟然將一個在台灣有名的廚師,說成是香港的多產演員兼導演;又將日本一個偶像男團,當成是漫畫中的主角。
相關字詞﹕創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