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港最快3月上旬全撤口罩令 澳門今起除罩 劉宇隆:香港宜快不宜慢

【明報專訊】本港口罩令未撤,澳門昨公布今起戶外毋須佩戴口罩。本報分別從兩個消息渠道獲悉特區政府最快3月上旬調整口罩令,不排除一併取消戶外及室內口罩令,醫院和院舍則須維持佩戴。本港多名專家認為有條件撤令,其中港大學者薛達稱,本港是全球僅餘維持口罩令的地區,認為在高混合免疫屏障下,口罩成效已很低,建議交由公眾自行決定佩戴與否;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建議盡快分階段撤銷口罩令,「澳門都解除,香港真是宜快不宜慢」。

口罩令至3月8日 消息:未必以此為界

行政措施維持醫院院舍戴罩

本港仍維持口罩令,最新上周刊憲延長有效期至下周三(3月8日)。消息指,政府正研究撤銷口罩令,未必按憲報指明生效日期作界線,最快3月初至中調整,或同時取消戶外及室內口罩令,將以行政措施維持醫院及院舍等高危場所戴口罩要求,變相廢除《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等防疫規例。消息人士稱,將勸喻要求進入醫院者戴口罩,因該處多病人出入,認為有關要求不過分;又稱政府內部有研究如有人堅拒佩戴,可行使《醫院管理局附例》賦予權力,拒絕有關人等進入醫院為最終手段。

本港鄰近地區近月陸續放寬外出佩戴口罩要求(見表),澳門新冠應變協調中心昨公布,戶外地方今日起不再要求佩戴口罩,進入醫療機構、院舍及乘搭的士外的公共交通工具則須繼續;其他室內場所則由負責人按當時疫情、空氣流通情况、人數和密度等,自行評估及決定。另外,非高等教育學校師生在上課或活動時亦毋須戴口罩,高等院校按其規定執行。未滿3歲嬰幼兒進入所有場所均獲豁免佩戴。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昨於facebook撰文,建議本港大部分公共地方可毋須強制佩戴口罩,醫療場所除外,高危者於高危場所亦應佩戴。他稱口罩於本港疫情初期非常有效,面對Omicron卻顯盡弱點,本港去年在高佩戴率下仍爆發多波疫情,原因是在家、食肆或辦公室茶水間等地點總會脫口罩構成傳播,惟他承認口罩有助減低爆發規模。

本港現具高混合免疫屏障,薛達認為口罩作用已很低;若用作應對其他呼吸道病毒,全民口罩令亦非可持續措施,且隨着天氣回暖,病毒已較難傳播。他亦質疑本港口罩令存矛盾,市民可於食肆等高危場所除罩,低風險戶外環境則要佩戴,故認為毋須再推行。

劉宇隆倡先撤戶外 室內觀察兩周

江玉歡嘆澳門「又行快一步」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認為,本港可於3月先撤銷戶外口罩令,觀察一至兩周再擴至公共交通工具及室內場所,醫院和院舍則要多等一至兩個月,毋須憂慮撤令加劇病毒傳播致醫療系統不能承擔。另一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亦認為可於3月初起分階段撤令,盡量減低流感傳播,進入醫院、診所及院舍則建議佩戴。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質疑,當局為重啟經濟可「為所欲為」,牽涉民生的口罩令卻遲遲未放寬。她慨嘆澳門比香港「又行快一步」,期望本港盡快撤銷口罩令,包括容許師生上學毋須佩戴口罩,醫院、院舍訪客及員工則可於短期內維持規定,因他們與病人和院友有較親密接觸,建議於一至兩個月後再取消。

醫衛局稱無補充 籲參考局長近日言論

本報昨向醫衛局查詢撤銷口罩令時間表,包括澳門最新安排是否考慮因素,以及局長盧寵茂日前稱將「在行政上適當時間」放寬口罩令,是否意味並非按科學為本原則調整措施,局方回覆稱無補充,僅着記者參考局長近日言論。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