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探討醫管局收費架構及水平。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昨稱,檢討收費並非加價,而是「有加有減」,形容當局更重視「減」的部分,盼可做到針對補貼,將資源留給更多重症、危急及長期病人,「輕病是否市民應該也要自己承擔一部分呢?」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關注當局如何釐定輕症及重症,制定收費水平時亦不應單看治療不同病症的成本,需同時考慮病人經濟能力、覆診治療次數等,冀當局盡快提出清晰方向讓社會討論。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探討醫管局收費架構及水平。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昨稱,檢討收費並非加價,而是「有加有減」,形容當局更重視「減」的部分,盼可做到針對補貼,將資源留給更多重症、危急及長期病人,「輕病是否市民應該也要自己承擔一部分呢?」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關注當局如何釐定輕症及重症,制定收費水平時亦不應單看治療不同病症的成本,需同時考慮病人經濟能力、覆診治療次數等,冀當局盡快提出清晰方向讓社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