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日期:2025年1月13日
日期:
東壩是古火山 全靠睇石推知 環境科學學者譚佩玉:走出課室窺世界亦練執生

學生自設平台介紹知識 「勤力過做功課」

【明報專訊】中大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高級講師譚佩玉(Tammy)說,系內不少新生讀過中學地理,升大 ......

(2025年1月13日)

「共創明『Teen』計劃」第二期畢業典禮昨移師新建的啟德體藝館競技場,政務司長陳國基(後左三)致辭稱,第三期計劃將招募4000名學員,屆時將有累計逾1萬人參與計劃,有信心能「精準扶持青年朋友」。旁為教育局長蔡若蓮(後左二)、勞福局長孫玉菡(後左四)及民青局長麥美娟(後左五)。(廖凱霖攝)

「明Teen」三期募4000人 陳國基:有信心精準扶持

【明報專訊】政府2022年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協助基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以一對一方 ......

(2025年1月13日)

智學公民 第111期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主任周燕雯(右二)說,調查顯示受訪者對預設醫療指示議題陌生。80歲邱婆婆(中)早前簽署指示,表明病危時不用急救。(港大社會科學學院提供)

公民點對點:「預設醫療指示」立法

【明報專訊】立法會2024年11月20日三讀通過《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為實施「預 ......

(2025年1月13日)

靈實司務道寧養院設客廳(左圖)及復康治療中心(中圖),讓院友有家的感覺。另設告別室「懷愛閣」(右圖),讓家屬與逝者作最後告別。

公民點對點:晚期照顧 病人話事

【明報專訊】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下稱《條例》)讓成年晚期病人在 ......

(2025年1月13日)

小型螺旋槳多用途運輸機NF Explorer(空中皮卡)宣傳是「能落到村口」的物流飛機。

拆題教室:內地物流業發展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

(2025年1月13日)

近年內地積極推行國企改革。圖為聚焦製造人造絲的吉林化纖集團,該國企已創辦逾60年。(中新社)

關鍵詞卡

【明報專訊】■國有企業 State-owned enterprise ......

(2025年1月13日)

中醫師傅嘉欣(圖)致力為患者提供個人治療方案,結合中醫傳統理論與現代醫學,改善病人健康。

職業解碼:開方醫好病患最滿足——中醫師傅嘉欣

【明報專訊】「曾有愛貓的病人對貓毛敏感,(貓毛)令她全身長滿濕疹,病况最嚴重時甚至連眉毛也脫落 ......

(2025年1月13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推出特別展覽,重點展品包括故宮館藏、國家一級文物《乾隆款畫琺瑯菊花紋壺(1783年)》。

公民挑戰題

【明報專訊】■題目1 國家發展的成就(高新科技)、經濟全球化 ......

(2025年1月13日)

現時政務司長陳國基月薪41.7萬元。圖為他在尖沙嘴出席「HELLO PANDAS熊貓駕到」戶外嘉年華啓動禮。(資料圖片)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問責官員10年加薪26% ......

(2025年1月13日)

常識學堂 第324期
迷宮《遊走迷壺間》的設計有不同入口,經過通道找出口。

趣學STEAM:逃出鼻煙壺迷宮

【明報專訊】在尖沙嘴香港藝術館(HKMOA)前的藝術廣場,有一座「迷宮」,是HKMOA邀請本地 ......

(2025年1月13日)

左起迷宮創作者STICKYLINE團隊黎意雄(Soilworm)、梁子程(Mic)和藝術家麥芷筠(Cynthia),以及香港藝術館館長(學習及國際項目)區碧鴻。

趣學STEAM:走入裝置藝術 觀眾化身主角

【明報專訊】思考與環境關係 ......

(2025年1月13日)

非瓶裝飲料即調製供即時飲用,毋須盛於密封瓶、罐或其他容器的飲品,例如手搖飲品、鮮果汁、以濃縮果汁或糖漿稀釋的飲品、豆漿等。

新聞解碼:售賣食物要有牌

【明報專訊】我們享受美食同時,也要小心病從口入,可留意持牌食肆或商店的牌照,保障食物安全。 ......

(2025年1月13日)

測試材料:香蕉(3根)、密實袋(2個)、食物盒

齊來動動手:保鮮期延長妙法

【明報專訊】市面有各種包裝的新鮮蔬果,原來包裝會影響蔬果的腐爛速度。 ......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