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日期:2025年1月10日
日期:
官小自行收生 9校不足一班 有重置校收5人 朱國強倡新校「減班」

中大研究:城市發展度高 氣管癌發病增

【明報專訊】罕見氣管癌死亡率高,5年存活率不足三成,醫學界已確定吸煙為成因之一,但未完全理解確 ......

(2025年1月10日)

VTC轄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將在教育及職業博覽,展示廣告及媒體傳播高級文憑課程團隊構思的「全景影像體驗區」,用家只需踏進平台並在支架上放置手機,裝置便會圍繞轉動,可體驗廣告及多媒體短片常用的360度視訊旋轉拍攝手法。(VTC提供)

教職博覽 VTC設360度全景拍攝體驗

【明報專訊】職業訓練局(VTC)下周四(16日)起一連4日,在灣仔會展參與「教育及職業博覽20 ......

(2025年1月10日)

語文同樂 第748期
薯伯伯寄語年輕人不要與人比較,「因為沒有比較的時候,才能清楚自己做抉擇的目的」。他亦不相信「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說法,認為要給予自己容錯的空間。

書與人生:旅行即修行 修行即生活

【明報專訊】俗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

(2025年1月10日)

書與人生:薯伯伯觀寰宇:以旅行為經 以閱讀為緯

【明報專訊】新一年來到,許多人的願望清單上都有「環遊世界」一項。薯伯伯(Pazu)遊過絲綢之路 ......

(2025年1月10日)

瓊瑤在淡水家中輕生離世,家人按其遺願,在殯儀館舉行家祭。告別場內播着由瓊瑤填詞的《還珠格格》劇集主題曲《當》,主演的趙薇送花牌悼念,花牌上寫着「流芳千古」。(《自由時報》圖片)

有價講:生命真的掌握在我手?——從作家自戕,反思生命意義

【明報專訊】台灣著名作家瓊瑤於去年12月初在家中自戕離世,惹起公眾對生命的討論。近年社會大力提 ......

(2025年1月10日)

聶華苓(左一)從出生地武漢逃到台灣,逃得過戰爭,避不了婚姻破裂、親人去世,卻遇上了終生最愛的保羅‧安格爾。他問她:「你願不願意到愛荷華作家工作坊去?」她說了很多次「不可能」,後來轉念答應,才開啟「逃」到美國愛荷華開枝散葉的旅程。(《三生三世聶華苓》劇照)

人物例子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聶華苓

【明報專訊】有「世界文學組織之母」之稱的聶華苓去年辭世,享年99歲。她曾形容自己走過三輩子的人 ......

(2025年1月10日)

(路透社)

諗諗佢:在「資訊碎上」的年代 重讀《娛樂至死》

【明報專訊】約15年前,facebook興起,初時以「文配圖」的方式讓用戶分享生活,稱為帖文( ......

(2025年1月10日)

為協助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人早日擺脫惡劣居住環境,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未來5年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牛頭角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4至5人示範單位(圖)面積約320平方呎,設獨立洗手間和淋浴間,基本設備包括熱水爐和洗手間抽氣扇。(資料圖片)

潮看文史:簡(gaan2)

【明報專訊】近期政府偏好從「簡」,一大堆程序要簡化,當然還有簡約公屋與簡樸房——明明只是「沒那 ......

(2025年1月10日)

中華小學堂 第048期
(圖A)

見聞識玩:從香港直奔古都

【明報專訊】古代的都城有如現代大城市一樣繁華,留存至今的歷史文化,仍吸引各方遊人前往了解。曾是 ......

(2025年1月10日)

答案

【明報專訊】5的寫法: A ......

(2025年1月10日)

奇趣中華:名門王謝居住地——烏衣巷

【明報專訊】「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自唐代劉禹錫《烏衣巷》。烏衣巷位於金陵,即現今 ......

(2025年1月10日)

穿越古今山:古代小孩與蟲玩遊戲

【明報專訊】不少居於「石屎森林」的城市人每當遇上昆蟲出沒,或會嚇得大叫躲避。不過,古人非但不怕 ......

(2025年1月10日)

大笑堂:孔子與學生鬥嘴

【明報專訊】■原文 ......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