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日期:2023年1月5日
日期:
教局指引更新 體育課可除口罩 指學生體能有別疫前 倡活動量循序漸進
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助理教授王凱亮(右)形容團隊首次找出腸易激「源頭」,為藥物研發提供新方向,有信心將來可以用抑制劑治療腸易激。旁為浸大中醫藥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翟李翔(左)、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卞兆祥(中)。(關玉婷攝)

7%成人患「腸易激」難根治 浸大揭病因

【明報專訊】腸易激綜合症是常見腸病,患者經常腹瀉、肚痛,但醫學上一直找不到源頭,僅能針對症狀治 ......

(2023年1月5日)

教育局稱「中華經典名句網上自學平台」深受學界歡迎,讓中小學生通過網上遊戲及自學資源,學習經典名句。(教育局提供)

教局推40中華名句 包括「一寸丹心圖報國」

【明報專訊】教育局2020/21學年起展開「中華經典名句推廣活動」,本學年(2022/23)推 ......

(2023年1月5日)

常識天下 第268期
韋嘉頤(Keri Ryan)(劉焌陶攝)

世界之最:認識波點藝術家

【明報專訊】這是「波點女王」、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肖像》,現正在M+博物館的「草間彌生: ......

(2023年1月5日)

韋嘉頤(Keri Ryan)(劉焌陶攝)

世界之最:欣賞藝術不怕「問」

【明報專訊】我們欣賞藝術作品,不止「看」,還要不怕「問」。策展人韋嘉頤(Keri Ryan)說 ......

(2023年1月5日)

新聞有常識:你今年幾歲?

【明報專訊】韓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不同計算年齡的方式,一個人可能會出現多達3個不同年齡。韓國國會 ......

(2023年1月5日)

大頭龜體型較鱷龜細小。(© 漁農自然護理署)(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提供)

奇妙大自然:不「縮頭」的龜

【明報專訊】大家聽過「縮頭烏龜」嗎?這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膽小怕事、逃避問題的人。在大自然中,有些 ......

(2023年1月5日)

公民學堂 第016期
耀耆頤養院暨日間中心一名護理員照顧院友。特別計劃將繞過以往由勞顧會審批的機制,由勞福局、社署和勞工處代表組成的跨部門小組審批申請,需時預計縮減至約兩個月。

時事懶人包:院舍輸入外勞

【明報專訊】政府擬於2023年第二季推出特別計劃,准許所有安老院和殘疾院舍輸入外勞護理員,由私 ......

(2023年1月5日)

2020年,搭載北斗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

解讀關鍵詞:太空安全 Space security

【明報專訊】航天科技愈來愈發達,太空旅遊和開採太空資源漸變可行,國際間早有共識,任何國家都不擁 ......

(2023年1月5日)

菲力斯甘瑪拉(Felix Kammerer)首次演出電影,飾演主角保羅。

影視看文化:西線無戰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

【明報專訊】戰爭對人類身心影響巨大,向來都是藝術家的重要素材。近日於影視串流平台上映並大獲好評 ......

(2023年1月5日)

蕉徑長瀝關注組稱農業園二期有逾百間寮屋,暫未知當中多少會被收回。農戶唐先生(右)與其兄(左)的寮屋料會被收回,唐稱屆時將難再全職務農。

知識寶庫:香港產業結構 隨經濟發展轉型

【明報專訊】香港經濟經歷多次轉型,由昔日的小漁村發展到今天的國際金融及服務中心。讓我們看看香港 ......

(2023年1月5日)

除郵遞外,香港郵政亦提供社區服務,郵差於新冠疫情期間向市民派發口罩包。

大開眼界:香港郵政

【明報專訊】香港郵政提供貫通全球的郵政服務,於1995年8月起轉以基金方式營運,財政上自負盈虧 ......

(2023年1月5日)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安排學生跪下向父母敬茶,校方形容是「中國人的重要傳統」。

價值觀解碼:孝順

【明報專訊】華人社會重視倫理關係,子女聽從長輩和父母的教誨,尊敬長輩是孝順的表現,被視為優良品 ......

(2023年1月5日)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特斯拉(Tesla)原已在德國設廠(圖),但被指已暫停當地電池生產,擬遷美國,從而獲得美國的額外稅務減免。

放眼經濟:歐美貿易摩擦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

(202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