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透過共付模式資助13至17歲青少年接受洗牙等私營牙科服務的「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推出逾兩個月,衛生署回覆本報稱,截至上月28日約有1000人透過計劃接受服務,當中約四分之一有未經治療的蛀牙,數據與該署去年針對同齡群組的口腔健康調查結果相若。有參加計劃的牙醫指出,年紀偏大的青少年蛀牙情况更普遍,冀政府適時擴大資助範圍,如X光檢查。
明報記者 楊晨
共付額六成200元 最貴900
先導計劃3月20日推出,為期3年,旨在銜接學童牙科保健,資助青少年每年接受一次私營牙科服務,包括洗牙、口腔檢查等;政府每次資助200元,並建議牙醫收取200元共付額。計劃網站顯示,截至昨日有558個醫生提供共899個服務點,當中564個服務點收取200元或以下,佔約62%。最貴有牙醫收取900元共付額,最平50元。
衛生署表示,近期為公開考試及校內考試季節,政府高興見到截至上月28日約1000名青少年已透過該計劃接受資助牙科服務,其中約四分之一有未經治療的蛀牙,計劃能協助青少年及早發現牙患,並鼓勵以自費模式盡快接受治療。
有參加計劃的香港牙醫學會副會長曾憲紀在港九新界皆有服務點,計劃推出以來服務10多個青少年。他向本報表示,其觀察到的現象與署方說法相符,並指出年輕偏大的青少年蛀牙情况更普遍,料原因是現時中學無政府提供的牙科保健服務,不少青少年在小學畢業後未有定期檢查牙齒。
曾憲紀形容計劃是「好開始」,能為青少年及家長提供誘因洗牙、檢查等,部分個案此前無定期檢查牙齒習慣。他補充,有青少年即使需進一步檢查或治療牙齒,但因項目需自費而選擇放棄,例如透過X光片檢查有無深層次蛀牙;他希望計劃未來能擴至X光片、補牙等服務。
沙田多參與 油尖旺多服務點
根據衛生署回覆,參與計劃的青少年以沙田區最多,離島區最少,但署方未有提供各區參與數據。參與牙醫方面,計劃網站顯示油尖旺區牙醫服務點最多,截至昨日有165個,其次是中西區(78個),最少是離島區(6個),最多青少年參加的沙田區則有66個服務點。
暑假將至,衛生署稱將加強宣傳,包括向全港家長教師會聯會、青年團體及學校等推廣計劃,並在學童牙科診所向即將升讀中學的小六生及其家長介紹計劃,期望吸引更多青少年於暑假參與計劃。
牙醫學會籲簡化行政
另外,曾憲紀提及有牙醫反映項目的部分要求較繁複,包括公眾參加計劃前要填妥申請表暨同意書及問卷調查,牙醫需再輸入相關資訊至電子系統,若參加者到診所才再填表則會耗費更多時間及人手,且電子系統需時學習及適應,建議當局適時檢視,盡量減省重複的行政程序,讓牙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