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科大校友研治癌物料 盼新醫學院擁抱創科

【明報專訊】科大畢業生研發出可加快培植免疫細胞的生物材料,最快明年展開臨牀試驗,及後用於製成藥物。研發團隊的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劉知明說,該產品能提升免疫細胞T細胞生長率達六成,有助治癌,但他認為本地機構對創新科研較保守,導致產品銷售有困難,盼將成立的第三間醫學院,對初創科研保持好奇,令更多產品得以發展惠及大眾。

第五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昨起一連兩日於灣仔會展舉行,全球逾80個醫療專家探討行業未來發展路向,同場展區展出逾70家由創新科技署連同數碼港及6間本地大學牽頭組織的企業和項目。

科大生物工程博士研究畢業生劉知明3年前成立「Allegrow Biotech」,研發生物材料激活免疫細胞生長,包括T細胞,能識別並清除受感染細胞和癌細胞。劉解釋,人體一般自主繁殖免疫細胞,惟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其繁殖速度和數量未必足以對抗疾病,此時便需依賴外物。

團隊花約兩年時間,利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製造出加快T細胞生長的試劑,使T細胞生長率提高六成;產品亦有助培植高質素和不同功能的T細胞。劉稱現已跟本港、內地、歐洲等逾20間藥廠和實驗室合作,向他們提供試用品收集數據,其中兩間亦已簽訂銷售協議。團隊又研發加快培植副作用較低的NK免疫細胞,料今年底推出,目標明年至後年內獲認證,技術可協助製成藥物。

指本地機構保守  傾向選「悠久成熟」

劉稱,項目獲政府、科大和科學園資助共約1000萬元,惟資助報銷周期長,加上本地大學和企業對新產品較「保守」,大多傾向用「歷史悠久、相對成熟」的產品,他感嘆項目營運及銷售有困難,期望第三間醫學院能多接納新產品並協助產品銷售,令成果更易被大眾看見。

另一科大初創公司PanopticAI 3年前推出應用程式,配合光學技術和AI,掃描人臉30秒可檢測心跳、呼吸率、血壓等15項維生指標,準確率均逾八成,心跳準確度更達98%,去年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證。

另一初創研發人臉測健康

產品全球有逾20間醫院、長者中心、保險公司等機構採用,包括港怡醫院。公司行政總裁黃君朗稱,以往測心跳需外置設備,現只需手機應用程式便可,盼助市民監測健康。

特首李家超和醫衛局長盧寵茂昨在論壇致辭,盧稱今年底將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重申第三間醫學院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發展方向。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