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恒大辦活動「重讀」安徒生 學生代入「醜小鴨」:故事不止教別以貌取人

【明報專訊】安徒生童話《醜小鴨》講述一隻小鴨外表與其他鴨子不同,被視為醜並遭排斥,小鴨最終變成天鵝。恒生大學英文系三年級生林蔚藍憶起小時候看繪本,以為故事單純教導不要以貌取人,長大後卻深深代入醜小鴨,「醜小鴨身處一個錯嘅環境,想被人理解……好似我讀英文系,每個人都叫我做老師,但其實我都想探索多啲」。適逢安徒生今年逝世150周年,恒大舉辦多項活動,重溫這位丹麥童話作家筆下的「真善美」。

5月舉行國際會議 邀逾30學者研討

安徒生在1805年出生於丹麥城市奧登斯,著作包括《醜小鴨》、《國王的新衣》、《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為紀念安徒生對後世的貢獻,恒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今年1月起籌辦多個活動(見表),包括錄製電台節目、寫作比賽、工作坊等,亦將在5月舉行國際會議,邀請30多名國際學者研討安徒生作品。

從小喜歡童話故事的林蔚藍,回憶童年喜歡看迪士尼動畫版《美人魚》,「因為美人魚靚囉,公主同王子結婚好幸福」。成長期間讀到安徒生版本,發現美人魚獲得人的雙腿變成泡沫,感覺不浪漫,不解當中寓意,「你問我知唔知個故事講乜?我知,但背後意義係咩、佢(安徒生)點解要寫呢件事,(當時的我)其實係唔知㗎」。

非止兒童讀物 成年人亦有體會

「美人魚點解想成為人,唔係因為想同王子一齊,而係想得到永遠嘅靈魂,係追求真善美嘅表現。」有份籌備活動的恒大英文系系主任曹穎寶如此解釋,她指像安徒生童話般的兒童文學,好容易予人只適合孩童閱讀的錯覺,但其實當中細節值得所有人深思,成年人重讀亦可別有體會,舉例《賣火柴的小女孩》其實是安徒生作為基督徒,希望啟迪讀者奉獻的作品;《國王的新衣》則顯露人的虛榮心。

曹穎寶另推介港人重讀《醜小鴨》故事,提到醜小鴨離家後遇上貓和雞,被勸不要再只顧望着天空,以為自己可以飛翔,但醜小鴨沒有理會,「唔係話雞同貓錯……但希望所有人都認清自己係咩,然後努力去做自己想成為嗰樣嘢」。曹續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小宇宙,總會有情况可以發揮,就算環境仲未發揮到,都唔好氣餒。」

恒大人文社科院院長譚國根認為,安徒生不止是單純西方的文學,近代亦已滲透亞洲社群,舉例中國已跟丹麥簽署合約,在國內興建20個安徒生公園;不少韓國和日本電影亦加插安徒生童話情節。他又指安徒生的故事或角色可發展成獨立的創意產業,又稱校方今次一系列活動是出發點。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