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財案提更新框架 檢視各類津貼 推展國安教育津貼 消息:非「唔郁得」

【明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教育範疇着墨頗多,當中提出更新現已融入中小學各科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教育局並會於4月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及整合各項學校津貼。學界關注局方配合「滅赤」步伐的同時,對學校撥款影響有多大。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推展國安教育等津貼並非「唔郁得」,小組將檢視各項涵蓋資助學校、直資學校的津貼。

教育局為進一步推展國民、國家安全及愛國主義教育,將繼續積極跟進「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學校教育分組的建議,並支援學校,前日宣布將更新《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和相關科目的課程框架,希望「從小加強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分認同」。

蔡若蓮:打通津貼可增靈活

李美嫦:專責組年內檢討完

局方4月將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學校各項津貼,成員包括教育局首長級官員。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昨日表示,屆時一定會諮詢學界意見,並預料今年內完成檢討工作。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小組將「打通」不同津貼,形容現時困難是「不同津貼都有一個袋,A袋剩下的錢不能幫助B袋,學校運用資源相對不靈活」。

政府消息人士日前解釋預算案政策時,談及2019年反修例事件後,當局大力加強國民與國安教育等資源。被問相關款項是否絕不能削減,該人強調當局「沒自設關卡」,亦非「唔郁得」。

國教開支「未能提供分項數字」

至於現時國安教育涉多少公帑開支,李美嫦昨稱未能提供分項數字,因國教已融入學校各課程及行政。翻查資料,教育局過去提供多項津貼用作國安教育,包括上學年(2023/24)為每間公營學校及直資學校發放30萬元「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可使用至2026/27學年。局方數據顯示,用於公民科內地考察的預算開支,在2022/23及上學年分別6000萬及1.16億元,當中局方全額資助師生,涵蓋參訪活動、食宿、交通及基本的團體綜合旅遊保險費用。

連鎮邦籲諮詢 「整合得其所」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表示,近年政府提供資助用於舉辦內地交流團,「坦白講這幾年做得幾多」,明白政府津貼會配合「重點項目」,希望專責小組4月展開討論時諮詢學界意見,有助各津貼「整合得其所」。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說一直理解課程會不斷更新,包括涉國家安全的部分。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