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下周三(26日)出爐,政府表明節約教育開支。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昨日表示,現正值本港發展高等教育的時機,嶺大希望撥款比上一個三年期多,但若政府要削減撥款,希望只「降一點」,「這是起碼的,否則我們就失去新發展的機會」。他亦談及學生會發展,稱不知下月有新內閣上任,重申學生會屬「社會機構」,與校方非從屬關係。
稱共渡難關 動用儲備不削人手
嶺大2023/24年度《財務報告》顯示,政府補助金收入約6.18億元,佔收入約46%;該年內盈餘約2.47億元。秦泗釗昨日在傳媒春茗說,期望削撥款不影響本港發展高等教育樞紐,稱校方會作相應調整,與政府共渡難關,包括動用大學儲備應付,暫不擬削減教職員人手。他又相信在地緣政治影響下,內地生及學者難獲美國簽證,或考慮來港讀書及教學。
副校長(行政)陳志民表示,嶺大正值增長期,發展願景包括協助本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需資源配合發展,調整撥款對大學一定有影響。
談到嶺大學生會當選內閣「昶」下月上任,秦泗釗說「我不知道學生會下個月上任什麼」,重申學生會是獨立註冊組織,且僅由小部分學生組成。談到學生會日後可否就六四事件等議題表達立場,他稱該會「自己負責自己的法律行為」,校方沒有義務代收會費及提供資源。
秦:用資源須滿足要求
學生會:說法缺人情味
校方今年起要求學生會簽承諾書,包括守法及守校規。秦說,若學生會使用學校資源及「嶺大」名稱,校方要關注他們的活動,若他們不能滿足校方要求,就不能使用。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劉智鵬認為,學生會屬社團組織,而資助大學設施不能隨便讓其他人使用,需要透過承諾書與學生會建立協議關係。
嶺大學生會署理會長賴卓賢回應稱,學生會與校方確是互不隸屬,但感秦昨日說法缺乏人情味,認為校方有責任協助學生會運作。他期望與校方理性溝通,求同存異,給予更多自主空間。
賴稱,學生會本月初向校方申請周年大選補選所需場地,至今未批,此舉影響部分學生組織換屆,不解為何校方近月對學生會有「翻天覆地」變化,包括要求簽署承諾書、不批活動場地,形容屬行政手段打壓。
另外,嶺大昨宣布第一期超算中心「嶺南HPC NexT」本月落成啟用,容納數十台超算電腦,提供約6000 TFLOPS算力,估計日後人工智能研究專案的計算時間可從數月縮短至幾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