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港大去年38億盈餘冠八大 僅理大跌 理大歸因人員增長薪酬調整

【明報專訊】各資助大學已公布最新財務報告,當中7間大學2023/24年度盈餘錄得增長,港大錄37.9億元盈餘冠絕八大;僅理大下跌至5.4億元,較上年度少約4億元。理大稱,教職員薪酬及福利支出增加,佔總開支62%,歸因學術與科研人員有所增長,以及因應通脹、現行市場趨勢及教職員表現評估而調整薪酬。

根據8間資助大學最新財務報告,2023/24年度(截至去年6月)全部錄得盈餘,其中7間大學盈餘有增長(見圖);港大屬八大之冠,最新年度盈餘達37.9億元,為2022/23年度的逾1.9倍。港大司庫梁高美懿解釋因投資表現持續改善及政府補助撥款和學費增加。

中大盈餘達29.3億元,其財務報告指出,隨環球主要投資市場持續復蘇,利息和淨投資收益顯著上升,投資收益較往年增約11.1億元至19.5億元。

科大錄得14.5億元盈餘,該校財務報告提及主要因投資收入顯著增加、超出預期的經濟數據,表明中央銀行將降低利率,以及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帶來的預期盈利增長。

嶺大獲捐4200萬最少

港大獲9.1億最多

報告亦臚列各大學所獲的捐款,嶺大最少,上年度獲約4200萬元捐款及饋贈,按年少約464萬元;教大所獲的捐款亦減約1700萬元至1.5億元。其餘6間大學所獲捐款額均按年上升,港大獲捐贈9.1億元,同樣是八大最多;校方稱當中4.9億用於研究,以及2800萬元用於校舍基建項目。中大獲捐贈6.6億元,科大1.6億元。

嶺大在財務報告指出,大學總收入為15.9億元,按年增加19%,歸因利息及投資收入增加8300萬元,以及學費、課程及其他收入增加1.5億元。報告又提到,鑑於全球經濟不明朗及投資市場動盪,大學已聘用一位投資顧問,檢討現時的投資策略,以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

教大的財務報告提到,在高利率環境下,學校大部分資金投放銀行定期存款,以賺取利息收入;未來將探索機會,以調撥部分短期銀行定期存款至多年期固定收入的投資項目,以增進整體投資回報。

城大一教職員年薪870萬最高

另外,各校報告亦列出高薪職員人數(見表)。城大最高薪的教職員年薪介乎855萬至870萬元,薪酬水平高於其他資助大學;該校對上一個年度有一人年薪高達915萬至930萬元。其次為中大,有一名教職員年薪介乎825萬至840萬元。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