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別64年9課室校舍 全完一小遷大校 課室增生源減 校長:創校百年多風浪信不倒

【明報專訊】創校逾一個世紀,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前身是女子識字班和女校,1960年落戶荃灣大屋街,千禧年代見證校旁「荃灣七街重建項目」啟動,密集舊唐樓群變成高樓林立。新學年伊始,這間小學亦遷往同區永順街,啟用寬闊幾倍的大校舍。面對適齡學童人口下跌,這校現任及退休校長不約而同說,學校在過去多次縮班、殺校潮中仍屹立不倒,深信前景雖艱難,但仍無懼挑戰。

明報記者 黃嘉妍

昔禮堂外上課 走廊化身圖書館

舊校舍辦學約64年來,只有9班課室,校長譚光德說校方常要「創造空間」,在欠缺特別室小班教學時便搬上白板,安排數十學生坐在二樓禮堂門外上課。校內音樂室用途多,稍稍移走鋼琴就可上電腦課。由於沒獨立圖書館,教師於是在走廊擺放書架及沙發。連操場的乒乓球桌也化身STEM基地,學生在波枱上做實驗。

「土炮」STEM基地 無阻學生獲獎

雖然「土炮」,但譚光德稱學生很快樂,並在眾多STEM比賽中獲勝。他細數多年來有不少知名校友,其一是醫衛局長盧寵茂,稱盧曾返母校分享小時候喜歡衝到小食部醫肚,曾撞柱受傷。

同區適齡生料2029年跌剩三成

退休校長孔偉成曾於1999至2001年擔任該校校長,他說由於學校與堂會合一而建,當年舉行殯葬儀式時,有人會直接抬起棺木,取道學校進入教堂,他笑言這可當作「生死教育」,但當年也會向沒有宗教信仰的同事解釋,且事前會讓學生留在課室。

社區變遷,教育生態亦不再一樣。孔偉成憶述,任職當年設上下午班,共18班滿額。按教育局推算,荃灣適齡讀小一人口由今年2300,將急降至2029年700。譚光德稱過去「收足生」,但礙於9個課室的規模,每年只開辦一兩班小一,新校舍則讓全校最多可開30班,「119年都屹立不倒,其實全港(數量)不多,而我們是其中之一,我覺得有信心的」。

信家長有信心 「逆境也選你」

譚說未能預視人口將回升,又提到當初隨荃灣西有「海之戀」等大型屋苑落成,政府預料區內人口膨脹而撥地建校。「沒想過2019年後,大部分中產會移走,同時暫停『雙非』,人口又少了。」他說學校設4條校巴線,現有學生來自葵涌及青衣等,會於不同地方覓生源。展望將來,譚說會繼續投放資源讓學生學習,料家長自然會對學校有信心,「就算逆境中也會選你」。

教育局昨回覆,立法會財委會2021年通過撥款約3.9億元,於荃灣永順街興建小學,以重置「全一」;根據重置條款,校方在完成重置後會將舊校舍交還政府,辦學團體正準備工程,將舊校與毗連設施分隔,工程完成後便隨即向政府交還空置校舍及土地。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