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本港自閉症大專生人數有上升趨勢,中文大學獲平機會資助一項研究,發現本港自閉症大專生難辨別和理解隱晦複雜的社交潛規則,進而容易在分組課業、宿舍生活等社交場合受不公平待遇。有受訪個案因不知如何與他人分工及處理分歧,曾向導師稱希望能獨自完成小組報告。研究團隊建議大專院校向自閉症學生提供更多貼近現實生活的社交和溝通技能培訓。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宇軒表示,近年本港自閉症大專生數量呈上升趨勢,遂跟香港耀能協會合作,2021至2022年以深入訪談形式訪問65名受訪者,包括30名來自本港不同院校的自閉症大專生,以及35名自閉症大專生家長、曾接觸相關學生的大專教職員、專業支援人員和一般大專生。研究引述一名自閉症大專生稱,校園社交生活中與人交流時要立即反應,對他而言很有難度。
小組作業不懂分工 寧獨自完成
研究受訪者余同學現時就讀社工系,期望成為學校社工。她形容學校社交生活是「很重要的學習」,自己在小組報告時,不知如何與他人分工及處理爭執,曾與同學衝突,自己亦很難在社交場合聽出「弦外之音」,「不知何時是講笑,何時是認真」。她在大學頭兩年不斷迴避小組報告,曾向導師明確表示希望能獨自一人完成小組作業。
平機會署理主管徐妤婷表示,現時對大專院校支援自閉症大學生的撥款主要用於學習支援,包括支援自閉症大專生學習不同科目、購買輔助設施及對導師相關的支援,反而較少資源用於改善相關群體的社交困境,希望大專院校能推出更多類似伙伴計劃等朋輩項目,以及類似迎新活動的組織者應有相關意識,照顧到有特殊需要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