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負責過大館和M+等香港大型項目的跨國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也是前海基建開發的整體統籌與整體設計管理顧問,過去10年間參與了前海逾60個項目,包括為前海基建全過程提供諮詢顧問服務。公司早前組織媒體團參觀其前海項目時表示,類似的全過程服務在港例子較少,可透過在前海累積到的經驗應用在香港政府項目上。此外,作為首間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資格互認的工程公司,奧雅納相信資格互認只是第一步,未來會有進一步開放措施。
「全諮詢」助前海基建引入國際標準
奧雅納參與的前海項目,橫跨單體建築、片區、城市三大層面,如前海區域供冷系統、前海世茂大廈、華潤總部大廈等,公司董事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合作總經理及澳門辦公室負責人黃健倫表示,最早期參與的兩個項目,分別是2012至2015年前海片區開發統籌和實施的顧問服務,以及2016至2019年前海的基建全過程諮詢顧問服務(即從前期研究、設計規劃、動工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全部過程)。透過這兩個項目幫助當地政府引入更多國際標準及指引,以及為公園、道路、管線、管廊、供冷站等基礎設施的協調管理訂立標準。
黃健倫指出,全過程諮詢是內地比較創新的片區總體佈局顧問服務,在香港的類似政府項目則較少,故可透過在前海累積的經驗,反過來應用在香港。「傳統來說香港公共工程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可行研究,中間是初步設計階段,最後是設計及現場監理。現在香港一些項目亦有意將不同階段整合,減少設計單位或持份者參與從而提高效益,我們在前海的經驗正好可以補充到。」
除了總體佈局的做法不同,兩地項目規劃流程亦存差異。黃健倫解釋,內地標準十分規範,先有規劃再做工程,「其實香港也一樣,但特別之處是可以『兩條線一齊行』,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同時行動,因工程可行性在早期便介入,因此項目規劃基本上一定能落地」。他稱,公司於內地曾有經驗是完成規劃後交給下一手做工程設施,可能會「理想與現實不相符」,工程沒法實現,或者是工程期間才發現重複或紕漏,又要重新規劃,「這方面前海就想參考香港做法」。
先規劃後施工未必對辦 可效港
奧雅納是首間獲CEPA資格互認的工程公司,對於資格互認對香港工程界的作用,奧雅納東亞區主席郭家耀認為,資格互認只是第一步,相信將來會有進一步開放措施。「資格互認不是最終的,項目操作之間還有很多不同,譬如設計系統、規劃系統未配合到,去到工程設計、實際落地都有分別。另外,香港的審批程序與內地又不一樣,再具體到招標、投標、合同合約的條文都有區別。」他說:「先打開資格互認第一道門,之後或許可以從設計、規劃標準等方面更加融合,令兩地工程師更加容易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