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國際要聞

華郵:美使領館接指示 復辦赴哈佛簽證

【明報專訊】《華盛頓郵報》前天報道,美國國務院上周五(6日)晚向駐外使領館發電文,指示復辦前往哈佛大學的學生和學者簽證申請。然而有專家指出,美國使領館官員仍可基於任何理由拒絕簽證申請,並且毋須解釋原因,相信今後哈佛簽證的被拒率仍將高企。

《華郵》援引的國務院外交電文發送於美東時間上周五晚7時55分(本港上周六上午7時55分),內容指示「領事部必須恢復處理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訪客的簽證」。美國多家媒體上月27日援引由國務卿魯比奧簽發的電報報道,美方當天叫停處理全球所有學生和交流學者赴美簽證的新預約。

美國國土安全部上月22日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措施在哈佛提訴後獲法庭暫緩,至上周三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簽署公告,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哈佛外籍學生入境,並擬撤銷在學哈佛留學生的簽證,初步為期6個月,可獲延長而且即時生效。

至上周四,美國國務院於美東時間晚上8時59分發電文,指示全球使領館拒絕哈佛相關簽證,指示亦適用新批准但未印刷簽證的申請個案,以及申請者未領回獲批准簽證的個案。麻省聯邦地區法院則於約一小時後,頒布臨時禁制令,暫緩國土安全部執行特朗普公告,指公告內容將構成「即時且難以彌補的傷害」。

受理仍可拒簽 毋須交代原因

《華郵》指出,即使針對哈佛的簽證限制官方上已獲撤銷,但美國國務院對簽發簽證仍擁巨大權力,使領館官員除可不交代原因拒絕簽證外,也可把申請列作「行政處理」(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該狀態意味簽證需要更長時間審核,其間申請者並無法得知審核情况,只能等待,相關簽證亦大可能被拒。而上周五指示復辦的電文內容同時指示使領館繼續完成針對哈佛簽證的額外審查,包括查閱社交媒體帳戶;《華郵》表示有部分專家質疑在這做法下,即使哈佛在跟特朗普政府的訴訟中持續勝出,該校簽證的拒簽率仍會顯著提高。

(華盛頓郵報)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