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逾13年的阮富仲時代去年遽然落幕,在多名原定接班人提前落馬下,原公安部長蘇林上位,接任越南「四柱」之首的越共總書記。蘇林掌權後提出「新時代」口號,雷厲風行地推行連串改革大計,包括政府「瘦身」和地方行政區劃併廢,到本月4日蘇林代表越共中央政治局再簽發備受矚目的「第68號決議」,提倡以私營經濟和革新創新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改革的兩大戰略支柱。這波經改適逢越南受壓於「特朗普2.0」的關稅戰,有越南學者向本報稱,河內尋求藉推動民營經濟來降低對外依賴,發展具韌性的本土經濟以抵禦外部衝擊。
明報記者 曾永昌
決議111次提私營經濟
據官方越通社報道,第68號決議(見表1)提及「私營經濟」或相關字眼高達111次,首次明確指出「私營經濟是(越南)國家經濟最重要的動力之一」,形同向民營經濟賦予「中心地位」。此外,決議提及跟「革新創新」、「知識產權」、「數碼化轉型」等相關字眼也有42次。到本月17日,越南國會再表決通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特殊機制政策決議,包括規定對企業商戶等的檢查一年最多一次,中小企首次簽發商業登記日起計可豁免3年企業所得稅等。
越南這一波「國退民進」和提倡科技創新的經濟改革,最終能落實多少尚待觀望,惟蘇林上台後確嘗試展示新風氣。對比前任阮富仲以國內「烈火熔爐」反腐運動和國外「竹子外交」為招牌,蘇林掌權之初即推出精簡政府架構和地方行政區劃的體制改革(見表2),到3月17日發表署名文章,強調民營經濟的作用,提出當局須從根本上改變政策,變相預告之後的第68號決議。
「冷酷實用主義」經濟不靠國企
現於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擔任訪問學人的越南學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表示,蘇林的管治風格與其說是僵化的意識形態,不如說是「冷酷的實用主義」——他藉簽發強調私營經濟發展的第68號決議,進一步確立越南經濟成長不再只能依賴國企的理念,其改革目標是精簡政府架構和提升經濟靈活度,推動越南邁向「重視效率多於教條的模式」。
儘管越南GDP增長率去年仍高達7%,惟其經濟對出口的高度依賴,令越南一如多個東南亞國家,在中美角力升溫和「特朗普2.0」的關稅戰下備受壓力。阮克江上月在研究所旗下評論網站Fulcrum撰文,直言「政策改變的時機反映蘇林認知到越南現行經濟模式正面臨極限」,依賴出口這一點在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初宣布向包括越南(46%)在內的多國徵收「對等關稅」時尤為明顯。
因美國以貿易逆差為計算「對等關稅」的基礎,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面臨不合常理的超高稅率(儘管現處於90日暫緩期),被認為是借刀打擊中國企業在東南亞設廠迴避美國對華關稅的所謂「洗產地」行徑。蘇林本人在「對等關稅」公布後迅速打電話給特朗普,又派出高官訪美展開談判,如今外媒傳出越南擬加強打擊「洗產地」,換取美方放寬關稅施壓。
然而,河內如針對中國大陸的企業出手,恐怕又會惹來北京不滿。中共總書記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中旬東南亞外訪以越、馬、柬為目的地,便被外界認為是在關稅戰方興未艾之際,鞏固與區內友好國家的關係——習近平與蘇林會面時便提到要增強戰略定力,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盼減外國市場依賴 培育私企對冲
阮克江向本報表示,越南對外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尤其是美國——相當於其出口總額的30%,是令人矚目的弱點,作為其最大貿易伙伴的中國,情况也差不多。他形容在這個超級大國競爭的時代,越南正採取謹慎平衡的策略,盼減少對中美的依賴,具韌性的國內經濟將是最有效的對冲方式,「透過培育具活力的私營部門,河內旨在建立更自給自足的經濟——從而在國際貿易爭端的反覆無常中得到更佳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