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國際要聞

特歡迎洽談拒暫緩 以總理「打頭陣」無功返

【明報專訊】美國會在東岸時間周三(9日)零時1分(香港時間周三中午12時1分)起對包括歐盟和中國在內近60個被列「最惡劣違規者」的國家及地區徵收10%「基線」以外的「對等關稅」差額,總統特朗普周一表明沒有考慮暫停課徵關稅,但若其他國家願意對美讓步,他樂於達成「公平協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同日成為首名與特朗普當面討論關稅問題的外國政府領袖,結果「空手而回」。

特朗普周一在白宮與內塔尼亞胡會晤時,被記者問及關稅是永久性還是有談判餘地時,特朗普表示:「兩個都可以是真的。」他強調正是這些關稅促使各國願意坐上談判桌,並表示現在有許多國家主動前來與美國洽談協議,而這些將都是「公平的協議」。他補充說,在某些情况下,這些國家仍將支付可觀的關稅。

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的會晤備受投資者與各國政府關注,希望藉此觀察特朗普在關稅議題上究竟有多大彈性。然而,雙方並無達成任何協議。

歐盟折衷 對抗但不過度激怒特

目前,歐盟向美國出口的鋼、鋁製品以及汽車面臨25%的關稅,其他商品也將遭到20%的「對等關稅」,但歐盟似乎選擇了中間路線:對抗特朗普,但不要過度激怒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一向美方提出雙方都對工業品徵收零關稅——這點正是在關稅戰上跟特朗普政府唱反調的「第一朋友」馬斯克提出的願景。不過,特朗普同日稍後指馮德萊恩的提議不足以重塑跨大西洋貿易關係,並指控歐盟仍維持其他貿易壁壘。他說,如果歐洲國家開始購買美國能源,美國對歐盟貿易逆差將「迅速消失」。馮德萊恩昨日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通電話。

日首相韓代總統與特通話 未獲具體成果

美國將對日本課徵24%「對等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一晚與特朗普通電話,要求調整關稅措施,但並未取得具體成果。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寫道:「他們在貿易上對美國非常不公平。他們不進口我們的車,卻賣給我們幾百萬輛。農業也是一樣,還有很多其他『東西』。這一切都必須改變,尤其是和中國的關係!!!」

特朗普昨日表示他與代行總統職權的韓國國務總理韓悳洙通話,他在社交平台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重大協議』的框架與可能性之中。」

韓國將被美課徵26%「對等關稅」。韓悳洙周二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專訪時,表示韓國不會仿效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做法,而是計劃與特朗普尋求達成協議。他又淡化近期中日韓三國經貿部長會議的重要性。被認為是下任韓國總統大熱的反對派領袖李在明周一未正面回應,只承認美方「對等關稅」等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令韓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政府若然應對不了,(在野黨主導的)國會應該作出對應」。

星總理質疑違世貿規則但不報復

新加坡目前對美國「零關稅」,卻仍面對美國的10%基線「對等關稅」。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周二質疑,美方關稅並非真正「對等」,其新一輪加徵關稅措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背離最惠國待遇原則,惟表明星洲不會採取報復措施。該國外長維文則向《金融時報》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恐將引發全球貿易戰,仰賴貿易的小國將尤其受到損害。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共同社/CNN/金融時報)

(關稅戰)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