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國際要聞

美關稅掀報復潮 農產品遇出口壁壘

【明報專訊】美國農民很可能在特朗普政府重徵關稅掀起的報復潮下首當其衝。他們一方面要承受進口肥料等漲價的成本壓力,一方面遇到出口壁壘。農業領袖警告,貿易緊張局勢倘持續,客戶可能另覓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等地的替代品。

海外客戶勢另覓進口地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拉格蘭指出,政府徵關稅「動搖了建立貿易關係的核心原則--可靠性」。艾奧瓦農民聯會主席萊曼說:「跟總統想的相反,關稅除了帶來痛苦,什麼都沒有。本土市場根本未準備好填補損失,意即我們的作物將要跌價。」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副會長許勒表示,出口是他們業界的發展動力,但如今他們的海外客戶可能另覓進口產地。

路易斯安那州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肯尼迪(Lynn Kennedy)表示,貿易伙伴選擇攻擊美國農業,其一主因是農產品佔了美國出口很大比例。此外,農業陣地的政治取態傾向保守,亦即總統特朗普和執政共和黨的票倉。

中國、加拿大已表明對多種美國農、畜、漁、林等產物徵收報復性關稅。中國海關總署周二又以驗出害蟲、真菌、農藥為由,宣布暫停美國原木進口及3家美企大豆輸華。特朗普第一任期2018年對中國開打的貿易戰,曾令美國農民受重挫,大豆等出口銷量損失了270億美元,其原在中國爭得的市場份額也被巴西等地佔了。儘管八成關稅收益轉作扶助受報復性關稅殃及的農民,但專家指出促進農業發展的是開拓市場而非補助。

(路透社/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時代雜誌)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