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韓國務安國際機場周日發生導致179人死亡的墜機事故,之後多方矛頭指向機場跑道末端設置的混凝土構造物導致災難。韓國國土交通部(國土部 )周二(12月31日)表示,務安機場跑道盡頭用作協助飛機導航的混凝土設施,符合相關設定規定,但當局隨後又表示,會了解涉事構造在今次空難中的角色以及是否加劇破壞。至於飛機當天失靈而要迫降的確切原因仍待查明。
國土部航空政策室室長朱鍾浣昨天在記者會上指出,國際民航組織(ICAO)規定跑道端安全區的長度最少90米,建議長度為240米。務安機場跑道端有199米的「安全區」,符合標準,而協助飛機降落導航的航向台(Localizer)設施,位於跑道外超過250米處。國土部相關人士表示,國內多個機場的跑道端安全區長度都不足240米,包括慶州機場(92米)和蔚山機場(200米)。濟州機場則為240米,仁川和金浦兩座大型國際機場的則都在300米以上。
事發時失事客機機腹着陸後滑行約1600米,之後接連撞上航向台和機場圍牆爆炸解體。務安機場和國土交通部表示,航向台設施高2米,下面的混凝土構造物亦高2米,由土堆覆蓋(詳見圖)。韓聯社報道,機場去年更換航向台,由於該處低於跑道,因此當局在航向台下加建2米高的混凝土塊,使兩者高度一致。
《韓國時報》報道,政府堅稱設施符合本地標準,但ICAO於4年前推出的設計指引,已建議這類設施應該採用可擊破物料製造,以減少萬一被飛機撞擊時對機身造成的破壞;有航空專家更指任何可導致飛機相撞後解體的堅固建築,都不應出現在跑道末端。朱鍾浣表示,意外調查委員會將會徹底研究該建構物是否加劇破壞。
遺體多破碎燒焦 難以辨認
另一方面,空難死難者遺體大多支離破碎和燒焦,當局稱,截至周一找到600件殘肢,不少被燒至難以辨認,僅5具遺體較為完好,預計要多達10天時間才完成交還工作。在機場留宿的死者家屬漸生不滿,促當局加快移交遺體。到昨天為止,當局共辨認到174名死者的身分,4人遺體已移交給家屬。
(韓聯社/韓國時報/法新社/中央社)
相關字詞﹕空難 濟州航空 2024濟州航空客機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