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出版商講談社昨天(13日)表示,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於本月3日因衰老去世,享年88歲,家人已為其舉行葬禮。大江一生以捍衛和平主義及反核立場見稱,形容自己是被二戰「深深傷害」的一代,其多部作品聚焦反戰,他曾不諱言日本應為二戰負部分責任。
反戰反核見稱 曾因作品遭右翼告誹謗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生於四國愛媛縣,1945年日本二戰戰敗時他才10歲,兒時曾在學校每天被問及是否願意為天皇而死,這段記憶令他深受創傷。長大後考入東京大學攻讀法國文學,在學期間已開始寫作,1957年以《奇妙的工作》奪下東大五月祭賞,在文壇開始受矚目。1958年他23歲時,憑描述美國黑人機師二戰落難被村民俘虜的小說《飼育》獲芥川文學獎,成為當時該獎最年輕得獎者。
1963年,大江健三郎患有新生兒智障的長子大江光出生,成為他人生一大轉捩點。翌年,他以此為感悟發表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獲得新潮社文學獎,此後他多名作品中的角色以其長子為藍本。如今大江光已成為作曲家。大江健三郎在獲得多項文學獎後,於1994年成為川端康成後第二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人。
大江健三郎生前從不諱言日本應為二戰負責,曾嚴厲批評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修改和平憲法。1994年他拒絕接受當局頒發的日本文化勳章,因該勳章是由日皇頒發,他說:「我不承認任何高於民主的權威和價值觀。」
大江建三郎畢生提倡反核,曾出席廣島縣的反核會議,與原爆倖存者會談,將他們的見證收錄成1965年出版的《廣島札記》。311福島核災後,他於2012年與各界名人號召千萬人聯署,呼籲放棄核能。大江的作品曾惹怒日本右翼,1960年代他因一部關於極右青年恐怖分子的小說而遭到襲擊威脅,還因1970年《沖繩札記》中記述日軍1945年投降時強迫沖繩平民集體自殺,而遭右翼控告誹謗,直至2011年他才獲法院裁定勝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