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朝鮮官媒昨天發布消息,指上周六(18日)由朝鮮「導彈總局」按當天臨時下達的訓練指令,即日下午發射一枚「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這是朝鮮官媒首次提及和證實導彈總局這個軍事編制的存在,報道強調今次訓練顯明了該國面對美韓威脅,準備好實行機動而強大的反擊能力。針對朝鮮再次試射,美軍昨天動用轟炸機分別與韓日舉行軍事演練突顯震懾力,外界憂慮朝鮮半島局勢恐一步升溫。
金正恩下指令後9小時發射
朝中社昨(19日)凌晨報道,朝鮮實行了一次「無事前計劃」的洲際彈道導彈訓練。朝鮮當局上周六凌晨下達「緊急火力備戰指示」,當天上午8時由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長金正恩簽發命令書,指示導彈總局突擊演練,遂於當天下午5時22分左右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5」號。報道說,在美韓軍事威脅日趨嚴重下,這樣通過機動實行的導彈發射訓練,驗證該國洲際彈道導彈部隊「具備靈活而威力強大的準備反擊實戰能力」。
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朝鮮分析員的金秀(Soo Kim)評論,金正恩想通過前天的發射告訴「敵人」美韓,朝鮮在為應戰練兵。金秀說:「該政權希望對手知道,武器測試及現在的演習,不再單純為了展示實力,而是為了實際作用。」不過,金秀與其他分析都指出,朝鮮沒有預警的下令至發射相距最少9個小時,需時「太長」。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核子政策專家潘達(Ankit Panda)認為朝鮮今後將繼續做類似演練,務求縮短從下命令到發射的行動時間。
日防相料射程覆蓋美本土
朝方評價「火星-15」射擊表現為「優」。它由去年11月發射過新款「火星-17」、專門負責戰略任務的第一紅旗英雄連,在平壤國際機場以高角度發射。其飛行最高度達5768公里,飛行距離989公里,飛行近67分鐘精確擊中公海上目標水域。日本指導彈落入北海道渡島大島以西約200公里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防衛省曾出動航空自衛隊F-15戰機、海上自衛隊P-3C警哨機監察。
「火星-15」可攜核彈頭,於2017年首次試射時,分析相信其射程已可企及美國本土。韓方上周六分析原推測當天是去年11月18日試射成功的「火星-17」號。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稱,依據彈頭重量等因素,估計該枚上周六發射的導彈,射程可超過1.4萬公里,即足以覆蓋整個美國本土。分析認為,朝鮮很可能實行更多武器測試,包括新型固體燃料導彈,為備戰加快部署。
導彈總局軍旗兩周前首亮相
另外,朝鮮官媒在今次報道中首次提及導彈總局這個軍事編制。朝鮮勞動黨第八屆中央軍事委員會本月6日召開第四次擴大會議的新聞照片中,外界第一次發現似是代表新部門導彈總局的軍旗。它以深藍底色襯着一枚「火星-17」導彈圖案,豎立於金正恩側。2月8日建軍節大閱兵,該軍旗再次亮相,外界才確認該部隊的存在。分析認為該局負責導彈的開發、規劃、生產、採購及後勤支援。
美日韓軍演回應
針對朝鮮今趟突發的導彈訓練,美國B-1B遠程戰略轟炸機、F-16戰機聯合韓國戰機F-35A、F-15K,昨向朝鮮展示美韓聯盟的防禦能力和備戰姿態。日本富士新聞網昨引述匿名消息報道,日本戰機、美國轟炸機按天氣情况,最快周日下午舉行聯合軍演。日外相林芳正、韓外長朴振上周六在德國慕尼黑也討論了朝鮮試射導彈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