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數碼港電腦系統今年8月遭黑客入侵,導致逾400GB資料在「暗網」被公開,數碼港 ......
(2023年12月5日)
【明報專訊】塑膠飲管需要500年才能分解,而且容易進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影響環境。一般由紙 ......
(2023年12月4日)
【明報專訊】玩艸植造共同創辦人洪誠孝2009年畢業於台灣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後加入德國 ......
(2023年12月4日)
【明報專訊】癌症是人類大敵,傳統體外測試抗癌藥方式存在一些缺點,有初創公司提出,借助單細胞 ......
(2023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Provectus Therapeutics行政總裁孫汶鍵、首席技術官杜世誠都 ......
(2023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很多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每日需要服用多粒藥丸,各款藥丸的服用次數、時間和劑量又不盡 ......
(2023年11月20日)
【明報專訊】家健科技有限公司共有4名共同創辦人,除了楊灦之外,其餘3人分別是機械工程師、電 ......
(2023年11月20日)
【明報專訊】建造業是香港的重要行業之一,傳統上勞動強度極高、工作環境相對危險的關係,一直面 ......
(2023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研發機械人是跨學科行業,建築行業使用的機械人,比消毒、清潔和巡邏機械人等更複雜 ......
(2023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底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將生命健康科技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從 ......
(2023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生產力促進局昨公布《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發現行業最大挑戰是算力及數據不 ......
(2023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內地自動駕駛計算晶片供應商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昨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 ......
(2023年11月7日)
【明報專訊】香港將於明年4月1日開始實施垃圾徵費,很多先進國家比香港更早實施垃圾徵費,而且 ......
(2023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娜谷環保科技這種廚餘機,現時一般被稱為乾燥處理型廚餘機。記者查閱過一些家用廚餘 ......
(2023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摺疊式屏幕可以令大面積和便攜性兼得,不過,現時市場上的產品絕大部分只能夠左右或 ......
(2023年10月30日)
【明報專訊】艾維這次和NAMI合作研發摺疊式屏幕Splay,取得「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 ......
(2023年10月30日)
【明報專訊】機械人技術近年大行其道,有港產機械人初創公司針對現時運送外賣「最後一里路」成本 ......
(2023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港產機械人初創Rice Robotics於2019年在香港成立,研發及生產基地 ......
(2023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隨着科技進步,愈來愈多基本健康數據已可透過簡單方便的自助 ......
(2023年10月16日)
【明報專訊】萬寧所說的「AI健康掃描」,正式名稱是「遠程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技術(Remo ......
(2023年10月16日)
【明報專訊】Applied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ATG)業務 ......
(2023年10月16日)
【明報專訊】本港除了醫生和護士人手不足,物理治療師亦面對同樣問題,而且每次物理治療動輒需半 ......
(2023年10月9日)
【明報專訊】湯啟宇在199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電腦工程學士學位。隨即取得太古集團的獎學 ......
(2023年10月9日)
【明報專訊】創新科技署將於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 ......
(2023年9月27日)
【明報專訊】「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s, SMP)特點 ......
(2023年9月25日)
【明報專訊】香港的堆填區等廢物處置設施將會飽和,將廢物分類和回收是最有效的減廢方法之一。但 ......
(2023年9月18日)
【明報專訊】時宜機械人科技3名共同創辦人當中,陳翡為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2023年9月18日)
【明報專訊】冷氣佔本地商用能源使用量24%,為最大的能源開支。提高空調系統能源效益,一直是 ......
(2023年9月11日)
【明報專訊】萬有概念工作室董事長陳炎昌表示,他一向從事屋宇設備的機電顧問工作,在2013年 ......
(2023年9月11日)
【明報專訊】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昨開幕,兩棟6層高大樓已有16間科技企業進駐,絕大部分在本港 ......
(2023年9月8日)
【明報專訊】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暫有16間科技企業進駐,多間企業本身在港設有總部,現將業務延 ......
(2023年9月8日)
【明報專訊】航天數據對科研及生活應用具有重要價值,香港航天科技集團(下稱香港航天)早前與香 ......
(2023年9月5日)
【明報專訊】自Green Monday等業者在幾年前掀起植物肉熱潮,市場上的植物肉產品絕大 ......
(2023年9月4日)
【明報專訊】Haofood是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六屆「創業快綫」的20家入圍初創企業之一,今 ......
(2023年9月4日)
【明報專訊】內地新能源汽車企業哪吒汽車昨(31日)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成立香 ......
(2023年9月1日)
【明報專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推動企業運用開放數據,早前聯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 ......
(2023年8月30日)
【明報專訊】雖然汽車行業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已經有一段時間,但駕駛行為分析和汽車保險改革這 ......
(2023年8月28日)
【明報專訊】綽駕成立於2020年,4名創辦人當中,夏曉暉畢業於城市大學市場營銷學系,曾先後 ......
(2023年8月28日)
【明報專訊】近年,人工智能(AI)技術大有進步,只需一個普通高清Webcam,配合人工智能 ......
(2023年8月21日)
【明報專訊】Innocorn Technology Limited董事總經理朱敬文表示,公 ......
(2023年8月21日)
【明報專訊】舊樓頻頻墜石屎,市建局為更有效制定樓宇復修策略,在其研發的「市區更新資訊系統 ......
(2023年8月19日)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對於各種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令很多國家關注倚賴進口的風險,希望能建立部 ......
(2023年8月14日)
【明報專訊】綠芝園以魚菜共生方式在室內種植蔬菜起家,但經多次與外國的潛在客戶商討後,發覺這 ......
(2023年8月14日)
【明報專訊】近期不少行業都大嘆請人難,以調酒員來說,除了因為經歷新冠疫情而流失,以及需要長 ......
(2023年8月7日)
【明報專訊】對於研發硬件的初創公司來說,其中一大難題是如何控制投資和生產成本。因為若要訂造 ......
(2023年8月7日)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技術迅速發展,有港產科技初創公司運用AI影像分析技術,助零售店 ......
(2023年8月4日)
【明報專訊】香港科技園公司連同建造業議會推出的「The ConTech Accelerat ......
(2023年8月2日)
【明報專訊】對一般人來說,定期到眼鏡店驗眼和配眼鏡,不是難事,但對部分行動不便的傷殘人士和 ......
(2023年7月31日)
【明報專訊】「目鄰」共同創辦人張自康2018年畢業於理工大學,修讀眼科視光學課程。他透露, ......
(2023年7月31日)
【明報專訊】雖然政府在2020年7月推出「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鼓勵生產商在本地設立新生產線 ......
(2023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幾年前,怡加新創辦人周建華曾經在內地某大外貿網站搜尋機器供應商,有一家位於山東 ......
(2023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脊柱側彎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青少年發病率達3%至5%。傳統上輕度患者大多數只接受 ......
(2023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兼教授葉曉雲表示,青少年出現脊柱側彎的成因,醫學界 ......
(2023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幾年前,幾家大公司的語音辨識和翻譯技術開始成熟,催生了一大批旅遊翻譯機的出現。 ......
(2023年7月10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CPII)總監蒙美玲教授表示,她們在今年初開始研 ......
(2023年7月10日)
【明報專訊】微藻類微生物因佔用空間小、生長速度快、光合作用強,兼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在環保 ......
(2023年7月3日)
【明報專訊】Greentins和仟國水產兩家公司除了在本地合作之外,還計劃一起進軍卡塔爾市 ......
(2023年7月3日)
【明報專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透過學習大量數據,生成新的文字、圖 ......
(2023年6月29日)
【明報專訊】繼植物肉之後,近年漸漸出現一股植物奶風潮。因為牛奶無法擺脫養牛產生大量碳排放的 ......
(2023年6月26日)
【明報專訊】益創膳食品科技共同創辦人陳家銘透露,該公司在植物奶和植物雪糕方面累積投資超過5 ......
(2023年6月26日)
【明報專訊】一般人聽到細菌或微生物,通常不會有好印象。原來細菌可以產生纖維素,從而製成紡織 ......
(2023年6月19日)
【明報專訊】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總監(項目發展)姚磊、項目經理顏潔珊表示 ......
(2023年6月19日)
【明報專訊】飲酒容易傷肝,是因為酒精被胃和小腸吸收,經血液進入肝臟,才會流入其他器官,肝臟 ......
(2023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黃炳鏐出生於1940年代的廣州,在台灣大學取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後,在美國波士頓 ......
(2023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港大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一款晶片,運用微流控技術協助醫生及早識別癌症病人體內有轉移 ......
(2023年6月6日)
【明報專訊】港大為推動科創發展,昨宣布正式啟動香港大學科創中心(IEC)及港大創業引擎基金 ......
(2023年6月6日)
【明報專訊】脂肪肝和肝纖維化沒明顯病徵,卻可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因此醫生鼓勵高風險人士(糖 ......
(2023年6月5日)
【明報專訊】肝纖維化有多個成因,可能是由脂肪、酒精或肝炎病毒引致。肝纖維化最令人害怕的是有 ......
(2023年6月5日)
【明報專訊】本港近年鼓勵將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早年在理大聯同研究團隊研發檢測技術的新發病毒診 ......
(2023年5月29日)
【明報專訊】埃塞俄比亞咖啡豆、有機蔬菜、草飼牛肉、野生三文魚……市面上農產食品的聲稱是真是 ......
(2023年5月29日)
【明報專訊】isoFoodtrace由陸仲廉和Inga Conti-Jerpe在2020年 ......
(2023年5月29日)
【明報專訊】人工受孕(IVF)協助不少人解決生育問題,現時冷凍胚胎過程由人手在顯微鏡下逐一 ......
(2023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中國人養蠶取絲已有悠久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有台灣生物科技企業發現 ......
(2023年5月22日)
【明報專訊】生命之星運用蠶絲蛋白研發各種生物科技產品,包括較簡單的美白和保濕面膜、乳霜、乳 ......
(2023年5月22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團隊研究的大豆固氮菌株「根瘤菌」上周三(10日)隨「天舟六號」升空,成 ......
(2023年5月15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的大豆研究項目早前隨天舟六號升空,是首個香港農業科學實驗項目於太空做實 ......
(2023年5月15日)
【明報專訊】飲食業使用POS系統落單和處理收入已有很長時間,但在採購食材和其他物資方面,卻 ......
(2023年5月15日)
【明報專訊】Pong Group財務總監徐禮濤表示,該集團旗下一間食肆去年9月開始使用Bi ......
(2023年5月15日)
【明報專訊】近年,機械人的應用日趨普遍,已經不限於製造業,有些企業更會同時用到不同生產商製 ......
(2023年5月8日)
【明報專訊】索特機械人有限公司(R2C2 Limited)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王瑾燊表示,在 ......
(2023年5月8日)
【明報專訊】清潔消毒用品行業因為產生大量塑膠包裝垃圾,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偏高,以及部分化學 ......
(2023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define CLEAN曾經參加多個比賽,包括2021年在和富社會企業主辦的「 ......
(2023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城大團隊自行設計及研發出全球首部結合掃描及透射模式的新一代電子顯微鏡,檢測時可 ......
(2023年4月21日)
【明報專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一到訪科學園由政府InnoHK資助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 ......
(2023年4月19日)
【明報專訊】香港居住環境狹小,對很多家庭來說要在家中安裝乾衣機有困難,但另一方面窗外晾衫同 ......
(2023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木衛智能合伙人孫楠表示,Morus Zero於2019年研發,同年在Kicks ......
(2023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生產力促進局與本地工業設備供應商「東興自動化」上月底簽署合作協議,生產力局將為 ......
(2023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本港發展創科,重點之一是發展「智慧城市」。在上月獲工程及科技學 ......
(2023年4月6日)
【明報專訊】在生產力局負責智慧城市部的羅詠婷,入職逾4年多以來與團隊專注機械人應用等研究, ......
(2023年4月6日)
【明報專訊】日本、台灣和澳洲等地有些企業大量生產「褐藻糖膠」等藻類保健品,發展頗具規模。原 ......
(2023年4月3日)
【明報專訊】雖然日本、台灣和澳洲的同業較早入場,已經大量生產藻類保健品,但它們主要都是用戶 ......
(2023年4月3日)
【明報專訊】生產力促進局的工業元宇宙科技館(Celesphere)昨日開幕,現場設置多部虛 ......
(2023年3月31日)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再有研究院進駐大灣區,位於深圳福田的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昨日 ......
(2023年3月29日)
【明報專訊】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在2020年獲准成立,落戶深圳福田「深港國際科技園」 ......
(2023年3月29日)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與貿發局下月將合辦首屆國際創科展,主題為「智慧生活、聯繫世界」,有逾3 ......
(2023年3月29日)
【明報專訊】睡眠是人類最重要的休息時間,若使用了不適合的枕頭,可能會出現頸部不適或慢性疲勞 ......
(2023年3月27日)
【明報專訊】盈豐模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穗龍表示,公司以往主要生產內衣原材料,供應給內衣生 ......
(2023年3月27日)
【明報專訊】近幾年隨着文化習慣改變和網紅興起,網上視像直播活動需求大增。只不過,最簡單的單 ......
(2023年3月20日)
【明報專訊】SolveWhere Software Limited共同創辦人林卓楓、鄧震和 ......
(2023年3月20日)
【明報專訊】港產醫療設備企業「美時醫療」一改以往「香港設計、內地生產」模式,在大埔醫療用品 ......
(2023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除了運到堆填區掩埋和焚化爐燒毀之外,廚餘的處理方法主要是製造肥料和魚糧。但肥料 ......
(2023年3月13日)
【明報專訊】永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有3名創辦人,3人是在城大能源及環境研究學院攻讀博士課程 ......
(2023年3月13日)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的出現,對視障人士來說意義重大,近年有公司推出手機App,專為視障人士 ......
(2023年3月6日)
【明報專訊】雖然大部分視障人士並非完全失明,但生活上會面對諸多不便。以Louie為例,因為 ......
(2023年3月6日)
【明報專訊】本屆政府銳意發展創科及「搶人才」。科技園公司昨舉辦傳媒午宴交代未來發展,主席查 ......
(2023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科技園公司負責本港多項創科基建,其中「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計劃」用作濕實驗室、高 ......
(2023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AIGC)近期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有關Midjourne ......
(2023年2月27日)
【明報專訊】香港伍倫貢學院科學院講師黎奕軒(圖)認為,ChatGPT確實可以用來快速編程, ......
(2023年2月27日)
【明報專訊】羽絨是出色的保溫材料,可以製造戶外服裝、滑雪外套、被、枕和睡袋等。然而,羽絨也 ......
(2023年2月20日)
【明報專訊】「羽」是指鵝鴨等禽鳥的頸背或兩側的羽毛,而「絨」則是牠們肚腹部分的毛。有說中國 ......
(2023年2月20日)
【明報專訊】搬遷服務出現爭拗時有所聞,其中一個原因,是傳統報價方式不夠標準化,不時會出現漏 ......
(2023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吳浩鏘在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取得土木工程學士學位後,又在香港科技大學取得土木工程碩 ......
(2023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以往很多紓緩濕疹的藥物都含有類固醇,但近年發現,使用類固醇會產生多種副作用。近 ......
(2023年2月6日)
【明報專訊】李慧賢本來是資深律師,早在1987年,她就成為外資律師事務所香港辦事處的本地合 ......
(2023年2月6日)
【明報專訊】濕疹的正式名稱是「異位性皮膚炎」。由於患者的皮膚不能製造出可以保護皮膚的鎖水因 ......
(2023年2月6日)
【明報專訊】海產業面對消耗量大、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大趨勢都是逐漸由人工養殖取代捕撈 ......
(2023年1月30日)
【明報專訊】郝小添為山東省青島市人,2009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修讀物理及計算機科學雙學士學 ......
(2023年1月30日)
【明報專訊】近幾年,多家公司都有研發或推出藉着偵測皮膚肌電波(EMG)來協助中風病人復康的 ......
(2023年1月16日)
【明報專訊】鄭栢誠在中文大學取得系統工程及工程管理學士學位,現正兼讀物理學碩士課程。香皓林 ......
(2023年1月16日)
民建聯早前與新加坡香港商會代表團見面交流,團員包括星展銀行高級主管等人士。一同接待代表團的 ......
()
【明報專訊】雖然煤的開採和燃燒會產生很多污染,但由於天然氣供應緊張,根據國際能源署(IEA ......
(2023年1月9日)
【明報專訊】生物質(Biomass)通常都是以植物為基礎、可以用作供熱或發電燃料的材料,例 ......
(2023年1月9日)
【明報專訊】雖然煤的開採和燃燒會產生很多污染,但由於天然氣供應緊張,根據國際能源署(IEA ......
(2023年1月9日)
【明報專訊】生物質(Biomass)通常都是以植物為基礎、可以用作供熱或發電燃料的材料,例 ......
(2023年1月9日)
【明報專訊】節約減碳是全球大趨勢,醫管局與本地大學及機電工程署合作,研發「人工智能空調製冷 ......
(2023年1月4日)
【明報專訊】前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本港一度口罩短缺,市面「一罩難求」,其後多間企業在港設 ......
(2022年12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口罩及防疫設備協會主席胡翠婷表示,本港2020年起一度有100間口罩廠,廠 ......
(2022年12月28日)
【明報專訊】大型外賣平台幾乎包辦了本地的外賣配送市場。然而,其點對點配送模式和收費偏高,惹 ......
(2022年12月19日)
【明報專訊】格仔外賣成立於2018年,在2020年推出業務。最初的業務是在一些外賣需求特別 ......
(2022年12月19日)
【明報專訊】創新科技署昨在科學園舉行「國際創新及科技高峰會」,逾600人出席。其中「學者論 ......
(2022年12月16日)
【明報專訊】安老院行業長期面對人手不足、少人入行的問題。然而,要為一些失去活動能力的長者刷 ......
(2022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Pacific Care成立於2003年,專門研發和製造牙科護理產品,例如牙縫 ......
(2022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以往提到「碳中和」,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植樹,但其實要單靠種植大樹來達到碳中和,實 ......
(2022年12月5日)
【明報專訊】鄭逸豪和黃玉春之前從事污水處理工程已經有很長時間,曾經協助過電鍍和稀土等多個行 ......
(202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