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5年2月25日
日期:
深圳田園鋪黃金地氈 油菜花海免費打卡
在意式奶酪(panna cotta)上畫有朱古力Moomin,賣相立刻提升。(38人民幣/約41港元)(綽希攝)

同場加映:深圳「冰屋」探姆明歎咖啡

【明報專訊】源自芬蘭、世界知名的Moomin(姆明),剛在農曆新年期間於深圳COCO Park ......

(2025年2月25日)

招積冰川茄子,冰川茄產自雲南西雙版納,入口清甜軟糯。(39人民幣/約41港元)(綽希攝)

簸箕一魚三吃 鋪底陳村粉盡吸精華

【明報專訊】深圳有不少香港少見的特色餐廳,今次介紹的「得食粵菜」,1980年於珠海開業,由小攤 ......

(2025年2月25日)

飲食
嫩滑主角--豆製品是明閣新菜單主角,琥珀千葉豆腐($258,右前),砌成環狀的豆腐薄片,圓心位鋪上炒香的雞頭米、萵筍粒、馬蹄粒、榆耳粒、羊肚菌粒等素食,綴以琥珀合桃,嫩滑中夾雜着爽、脆、煙韌、香口。蝦子星斑麒麟豆腐($788/約1斤,右後),星斑起肉切件鋪在滑豆腐上,配金華火腿及花菇,豆腐盡收鮮香。(黃志東攝)

星級中菜×老字號豆品 百搭豆腐演繹無限可能

【明報專訊】有誰不曾嘗過豆腐呢? ......

(2025年2月25日)

杞子人參花膠鴿吞素翅--此道菜可謂養生版「仙鶴神針」,鴿胸內換成素翅、關西遼參絲及金華火腿,再燉以花膠人參湯。鴿肉厚實多汁,吸收了湯底的濃香鮮甜。($698)(餐廳提供)

春日參宴 養生版「仙鶴神針」濃香鮮甜

【明報專訊】春回大地,也是調養身體的好時機。尖沙嘴凱悅酒店中菜廳凱悅軒推出以「參」為主題的全新 ......

(2025年2月25日)

冷糕(每件$18)(陳麗斯攝)

飲食熱話:懷舊冷糕鬆軟脆邊

【明報專訊】年輕讀者可能不知什麼是冷糕,它是香港昔日流行的一種街頭小食,傳統做法是將經發酵的粉 ......

(2025年2月25日)

旅遊
路思義教堂--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氣度不凡,卻又十分親民,佇立在學生上課的必經之路旁,遊客街坊可隨意打卡。(蔡朗清攝)

貝聿銘教堂建築對照欣賞 領略大師早晚期魅力

【明報專訊】旅行,可以有很多理由;以一個展覽為開端,連飛台日兩地,親眼細賞建築大師的傑作,似是 ......

(2025年2月25日)

招牌飯糰定食1800日圓(約90港元)(蔡朗清攝)

同場加映:秀明自然農法栽種蔬果午餐

【明報專訊】來到MIHO美術館,一定要到接待棟的桃谷餐廳(Peach Valley)用餐,品嘗 ......

(2025年2月25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2期
AI分析特質 發掘無限潛能(cherdchai chawienghong、Userba011d64_201@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全人發展:初創企業研發工具 助個性化教育 AI發掘個人亮點 成績表外建幸福感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無遠弗屆,當它跟教育有機結合,冷冰冰的高科技,亦可搖身變成更有溫度 ......

(2025年2月25日)

范秀琪(受訪者提供)

PMI進校:AI報告取代學習報告 記錄校內外成就

【明報專訊】PMI平台在2024/25年度正式引入校園,暫時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先導學校, ......

(2025年2月25日)

本周FOCUS.採訪手記:教師活用AI 學生得益

【明報專訊】前陣子,看到一則內地新聞,說浙江省杭州市部分中小學教師,因為不想每個學期結束時,都 ......

(2025年2月25日)

麥明詩(右)、Mustela香港總經理Jeff Kwok(左)(機構提供)

家家有禮:從護膚到情緒支援 打造最強育兒後盾

【明報專訊】父母迎接新生嬰兒到來,心情既緊張又興奮,無時無刻都希望得到不同的育兒資訊,幫助寶寶 ......

(2025年2月25日)

重要日子提提你

【明報專訊】●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2025/26年度 Year 2至9及11插班申請 ......

(2025年2月25日)

士多場景擺滿懷舊零食和玩具,不少孩子駐足觀看。(廖凱霖攝)

好去處:1980年代場景 勾起童年回憶 從電影走到大街 九龍寨城今昔故事

【明報專訊】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最近在日本大熱上映,片中的叉燒飯更登上當地社交平台的熱搜!雖 ......

(2025年2月25日)

親子筆陣.窗邊的小荳荳:小荳荳的彩色筆記.第三章 寵溺與教育的拉鋸戰

【明報專訊】(第二章重溫:https://link.mingpao.com/83740.htm ......

(2025年2月25日)

小學雞媽媽:從雪國生活中找新樂子

【明報專訊】香港小朋友在夏天盼望放颱風假期,加拿大孩子在冬天日盼夜盼放雪假——至少我家兩個少年 ......

(2025年2月25日)

感講你知:家校建立同理心文化

【明報專訊】近年學童精神健康受社會廣泛關注,學界積極探索如何促進學生的自我關懷和抗逆力。隨着教 ......

(2025年2月25日)

半職爸爸:改名風波

【明報專訊】兩間科技公司響應美國總統特朗普,把旗下地圖應用程式中的「墨西哥灣」改為「美國灣」( ......

(2025年2月25日)

婆媽內心小劇場:我偏愛大寶了?

【明報專訊】關於生二寶與否,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考慮,多數是實際的因素,例如有沒有後援、資源分配 ......

(2025年2月25日)

「助學機械人」可讓缺課學童如常「上學」。(網站圖片)

故事拼盤:Hello!機械人同學

【明報專訊】子女的校園生活或學習情况,總是移英港人家庭圍聚時離不開的話題。聽來的故事苦樂參半, ......

(2025年2月25日)

華德物語:被乙型流感擊倒

【明報專訊】大家好嗎?華德媽為今天還能夠繼續與大家分享在德國的生活點滴而感動。話說在1月底,我 ......

(2025年2月25日)

幸福拼圖:「愛」怎樣說出口?

【明報專訊】我記得每次回家,總能看到爺爺嫲嫲忙碌的身影。或許你會想,他們應該享受暮年的清閒生活 ......

(2025年2月25日)

(圖﹕黃清渝)

家庭有教:在親子關係中認識自己

【明報專訊】上回提及,我們當下的戀愛關係可能會反映出我們年幼時與父母的互動。那麼,我們當下的親 ......

(202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