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5年2月7日
日期:
IP經濟連結在地藝文——訪高雄Chiikawa所見
開眼 焦點
越劇《家》改編自巴金同名小說,兩位梅花獎得主趙志剛(左)、單仰萍(右)分別飾演高覺新和錢梅芬。新編現代越劇在傳統基礎上創新,沒有水袖、濃妝,仍可見越劇的唯美。(上海越劇院提供)

滬「明星劇團」月底登台藝術節 越劇創新不離本體 詩化唯美風靡後生

【明報專訊】新光戲院結業在即,告別作《粵劇特朗普》一票難求。戲院外簇擁的觀眾,其中竟有不少年輕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文化力場
藝穗會會址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原本是牛奶公司的倉庫,建於1892年,並在1976年空置。藝穗會在1984年開始使用會址,作為藝穗節的基地,後來再改辦其他形式的藝術節和活動。(梁景鴻攝)

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藝術發展沒方程式 夾縫中尋新出路

【明報專訊】紅磚白牆的藝穗會,建築立面寫着「Art + People = Fringe Clu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藝述速遞
導演柯德莉迪雲表示,受原著小說中艾曼紐散發的孤獨感吸引,才決定拍攝電影版《艾曼紐》。迪雲版本的艾曼紐(諾艾美梅朗飾,圖)變成為酒店工作的獨立女性,在外地酒店裏感到孤獨,貼近導演自身經驗。(電影公司提供)

源自情慾經典 融入導演特質 《艾曼紐》香江新編 探索歡愉挖掘「親密」

【明報專訊】一部電影的開場是在飛機上交媾,結尾在重慶大廈裏共赴巫山,中間還是連場翻雲覆雨,看得 ......

(2025年2月7日)

展覽其中一部分「成年十載」懸掛的日曆,記載着藝術家黃莉雅不同好友這10年間的故事。(馮凱鍵攝)

街市舖位佈展思「時」 城市變遷交織私密敘事

【明報專訊】街市入面有個展覽?小小的舖位可以講什麼?獨立創作者于惟嶼(Shena)、陳悅萌(A ......

(2025年2月7日)

「花晨月夕」展出阿三作品《岸上印象》,圖為局部。(藝術家提供)

Friday Planner:「蛇王」到世界盡頭

【明報專訊】時間快轉至初十,慣於冬眠的蛇都已被趕出被窩,重回忙碌的日常。不過蛇最耍家的便是忙裏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攝影展Amazônia展出巴西攝影師Sebastião Salgado拍攝的亞馬遜雨林,有原住民生活圖景(左),亦有雨林風光(右)。(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提供)

新加坡遇上亞馬遜樹影 雨林與都市命運緊扣

【明報專訊】曾經聽過蝴蝶效應,氣象學家說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便可在一個月後的得克薩斯州掀起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Sir John Soane's Museum門外連一塊大型指示牌也沒有。(作者提供)

【倫敦】儲物狂之家:Sir John Soane's Museum

【明報專訊】去年初我在這個欄目介紹過一個「半私營博物館」,The Wallace Collec ......

(2025年2月7日)

鹿皮紙的拉皮程序(作者提供)

【東京】獵人

【明報專訊】前排在研究新的物料,去了一間位於東京偏遠地區青梅市的紙製品店。在那裏遇上一個年輕獵 ......

(2025年2月7日)

我躲在展覽空間的靠窗角落,揭曉前,N看不見我。(柯穎欣攝)

【香港】策展主義

【明報專訊】摩理臣山的麻石牆被漆上一笪一笪色塊後,署方推了個無名的「專業策展人」出來扛責任。社 ......

(2025年2月7日)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季風書園(作者提供)

【華盛頓】季風重現

【明報專訊】曾經作為上海文化地標的獨立書店季風書園,去年秋天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重新開業。我在上海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數碼跨界
《i / i》的機械外形和質感與影像相輔相成。2014年的版本(左)使用映像管電視機,弧形屏幕模仿人臉的曲線,體積暗示一個頭部佔據的空間大小。「感知之維——萬物與自我的多重探索」展覽展出的是2022年的重製版本(右)則換上LCD顯示器,塑造照鏡的時刻和空間。(藝術家提供)

結構比例講「雕塑感」 執著不止影像 裝置藝術有種美學 外內相輔

【明報專訊】穿著東北棉襖的機械人登上央視春晚,邊跳秧歌舞邊轉手絹。看見此般藝術與新科技結合,近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建築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百周年大樓的西立面,相比起東立面更為開放。1樓微彎的3組不鏽鋼板外牆,配合其後方的玻璃幕牆,外形猶如香港國際機場一般。(Dennis Gilbert攝,Hodder+Partners提供)

落成不到30年 英得獎高技派大樓瀕拆 爭議中再思何謂好建築

【明報專訊】位於英國索爾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的百周年大樓(C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收藏
Tarrah Krajnak作品MASTER RITUALS I: Ansel Adams(2024)(Dawn Hung攝)

拍攝連結空間 追求臨場體驗 影像裝置 另類收藏新貴

【明報專訊】相比傳統的畫作雕塑,展示空間相對大的裝置藝術作品是冷門得多的收藏項目,而影像裝置( ......

(2025年2月7日)

半島酒店集團(左圖,右)剛公布與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V&A,右圖)結成藝術伙伴。(半島酒店提供)

半島酒店伙拍V&A 迎接Art Basel

【明報專訊】3月尾舉行的Art Basel Hong Kong是城中藝壇年度盛事,半島酒店集團 ......

(2025年2月7日)

開眼 玩樂擴志
傳統影樓伴隨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照片留下的不止是一張張定格時刻,更串連不同人、家庭,甚至多個世代的溫暖記憶。(黃志東攝)

影樓全家福 凝視家庭文化百載變遷

【明報專訊】你曾在傳統影樓拍攝全家福嗎?昔日,許多家庭都會在農曆新年或特殊日子,盛裝前往影樓拍 ......

(2025年2月7日)

昔日將黑白人像轉變為彩色,包括眼睫毛、腮紅、嘴唇,甚至衣服上的紋路顏色,都需要調色師傅人手逐筆細緻描繪。(黃志東翻攝)

影樓「調色大師」 人手執相上色

【明報專訊】說到影樓的獨特魅力,怎能忽略了昔日「調色大師」的絕活?以前影樓拍攝的黑白相片,要將 ......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