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4年11月25日
日期:
識食養瘦菌 勤運動 重設脂肪定位助減肥
要長遠改變脂肪定位,必須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包括恆常運動、均衡飲食。(Edwin Tan@iStockphoto)

知多啲:高油高糖養出「肥菌」

【明報專訊】改變脂肪定位並非一朝一夕,短時間內大幅減重容易反彈。要長遠改變定位,必須保持健康生 ......

(2024年11月25日)

港大醫學院將持續加強科研並致力於成果轉化,盼為本港、國家乃至全球健康作更大貢獻。(作者提供)

澤星寄語:開心的理由

【明報專訊】不知不覺,我擔任醫學院院長已有一段時間,仍然不時被問及:「做院長開心嗎?」老實說, ......

(2024年11月25日)

穿耳誘發--常見病人第一次出現蟹足腫,都是因為穿耳的傷口。若家族中有人曾患蟹足腫,應避免穿耳。(SetsukoN@iStockphoto)

穿耳擠暗瘡招蟹足腫 疤痕失控增生腫痛癢

【明報專訊】蟹足腫(keloid)是一種疤痕組織增生,主要出現在有疤痕增生體質的人身上。他們身 ......

(2024年11月25日)

偉祥右邊下巴未經治療的蟹足腫(左),經數次不同治療(包括冷凍消融術、手術切除及放射治療),後已有改善(右)。(受訪者提供)

治療方案:首要預防 避免穿耳脫痣製造傷口

【明報專訊】蟹足腫治療分為多個層面: ......

(2024年11月25日)

偉祥在藝術治療工作坊繪畫的作品。(受訪者提供)

病人心聲:癢痛影響睡眠 冷凍治療縮小疤痕

【明報專訊】偉祥從事建築業,曾拍過幾次拖,現在單身。對於下巴的蟹足腫,他曾經在乘搭升降機時,有 ......

(2024年11月25日)

為保障公眾安全,應鼓勵身邊駕駛者,尤其是長者,定期檢查視力。(kazuma seki@iStockphoto)

健康點滴:高齡駕駛者「盲點」

【明報專訊】香港人多車多,路窄彎多,這種交通繁忙和複雜的市區環境更考驗駕駛者對周邊的警覺力,良 ......

(2024年11月25日)

人生下半場
導向訓練--中秋節期間繪畫《玉兔賞月》,有些老友記較喜歡《玉兔奔月》這個名呢!繪畫同時用作現實導向訓練,帶出時間與節日概念。(作者提供)

老友記學禪繞畫 「大腦瑜伽」練專注

【明報專訊】禪繞畫,是在設定的空間內,用重複的線條或圖形來繪畫,是一種簡單、容易上手的畫作,毋 ......

(2024年11月25日)

電影《破.地獄》中,許冠文演繹上世代父親的形象,權威、不善溝通、孤獨。(《破.地獄》劇照)

吾生有杏:當阿文遇上叮噹

【明報專訊】近日一齣以殯葬為主題的港產片成為城中熱話,除了令人動容的情節外,片中為人父親的「H ......

(2024年11月25日)

乳癌篩查中使用AI,可以提高準確度和工作效率。(andresr@iStockphoto)

醫學滿東華:AI神隊友 提高放射診斷效率

【明報專訊】AI(人工智能)在放射學領域具有廣泛潛力,能提高診斷準確度和工作效率。 ......

(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