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4年5月5日
日期:
打開垃圾:試行5年 細分36種回收物 實踐環保好屋苑
喬靖夫於《九龍城寨之圍城》中飾演已歸隱的刀手阿七(圖),是城寨老大龍捲風(古天樂飾演)的左膀右臂。(《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未來的未來

【明報專訊】《九龍城寨之圍城》上周開畫票房報捷,喜歡的人都說得血脈賁張,除了電影美術高度還原城 ......

(2024年5月5日)

喬靖夫於《九龍城寨之圍城》中飾演已歸隱的刀手阿七(圖),是城寨老大龍捲風(古天樂飾演)的左膀右臂。(《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一個作家,闖入武打電影街道

【明報專訊】2021年10月的某日,突然收到一個WhatsApp信息,是葉偉信導演傳來:「想搵 ......

(2024年5月5日)

英國通過《盧旺達法》後數小時,在法國北部敦克爾克附近的海灘,一名蘇丹人試圖登上走私船偷渡至英國,最終失敗。(法新社)

周日話題:點解變咗去盧旺達?

【明報專訊】執筆之時,英帝的地方議會及部分地區的警察總長選舉已經進入了點票程序。以英帝的辦事作 ......

(2024年5月5日)

「黑暗之城」的人性光輝。四個年輕主角,右起:陳洛軍、信一、四仔及十二少。

家明雜感:《九龍城寨之圍城》 漂亮痛快

【明報專訊】鄭保瑞導演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整體工整漂亮,觀映過程痛快療癒。賣個滿堂紅也是理所當 ......

(2024年5月5日)

圖:法新社

悼:保羅奧斯特 寫作為一生功業

【明報專訊】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過世了。早些時間,剛好開始重讀《孤獨及其所創 ......

(2024年5月5日)

暴雨月前侵襲迪拜,一輛汽車被困街道。富國尚且有資源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禍,窮國該如何自處?(法新社)

無名周記:氣候債務如何清算?

【明報專訊】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國經濟學家杜芙若(Esther Duflo)近年關 ......

(2024年5月5日)

哲學角度:敢於認識,敢於批判:康德三百周年誕辰

【明報專訊】從啟蒙運動的集大成者到「柯尼斯堡的中國人」(尼采語),一代大哲康德(Immanue ......

(2024年5月5日)

(李繼忠提供)

圖文城市:活門

【明報專訊】在1950年代的全球冷戰籠罩下,中國派兵參與一場「熱戰」——朝鮮戰爭(或稱「韓戰」 ......

(2024年5月5日)

樂隊Kolor在英國倫敦演出。(作者提供)

音樂本真論:愚公的奮進:寫在Kolor倫敦巡演後

【明報專訊】倫敦4月藍夜,餘寒猶厲,舉目卻見一處燈火通明,聖殿似的建築外人頭攢動,似是朝聖的人 ......

(2024年5月5日)

音樂創作團體Kekkaishi Records(@jadeinthe852.0攝)

五音筆傳:健康又環保的地下結界:Kekkaishi Records

【明報專訊】最近香港網絡上出現了IG廚神(@chefwestt),廚藝了得外更不失拍攝與剪輯影 ......

(2024年5月5日)

#026 金魚囝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

(2024年5月5日)

平安祭:始與終

【明報專訊】平安祭專欄的內容主要來自我和親友生活裏所遇到的挑戰和體驗。世界紛亂,你我肩頭背負擔 ......

(2024年5月5日)

放心寫作:#86 怎麼的忠告能讓你最快樂?

【明報專訊】在《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辯課》(Life Worth Living: A Guide ......

(2024年5月5日)

讀者來信:〈感動,如此反應〉

【明報專訊】上一期,我們邀請大家回憶過往看過的電影、電視劇或劇場,試想想哪一齣讓你刻骨銘心、念 ......

(2024年5月5日)

阿貓阿狗:#230 婆孫

【明報專訊】作者•李香蘭 ......

(2024年5月5日)

《命帶追逐》劇照

劇透紙背:蕭雅全的父子羈絆:《命帶追逐》、《范保德》及《老狐狸》

【明報專訊】蕭雅全拍了四部長片,其中三部都有關父子羈絆,或說是個人選擇與歷史命定的辯證。 ......

(2024年5月5日)

《一個格薩爾吟唱人的故事》劇照(紀錄片截圖)

評影習寫:世界屋脊的口傳史詩:《一個格薩爾吟唱人的故事》

【明報專訊】《格薩爾王傳》是藏區相傳已久的口說史詩,據說是世上最長的史詩,在藏、蒙古、布里亞特 ......

(2024年5月5日)

影片簡評

【明報專訊】《 挑戰者》IIB ......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文學
《八月見》繁體中譯版(網上圖片)

星期日文學‧自由還是宿命?——賈西亞.馬奎斯遺作《八月見》中的女性

【明報專訊】那又是一份被背叛的遺囑:《八月見》本是賈西亞.馬奎斯生前不打算出版的遺稿,他的後人 ......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WorkShop
鄧芝珊研究港台星三地的年長女同志,其膝蓋做過5次手術,行動不便,卻有助她與受訪者聊天,說「她們一見我這樣,就算不認識的人,都會問一句我怎麼了」。(朱安妮攝)

{女同志研究達人}鄧芝珊 《從今以後》的學者監製 女同電影盼社會同聲氣

【明報專訊】束短髮、打扮中性的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及副院長(教與學)鄧芝珊(Denise) ......

(2024年5月5日)

(林女提供)

餐桌共學:韓食印象 辛辣以外

【明報專訊】韓流在世界熾熱翻騰,愈見洶湧(連南意鄉村的高中生都追韓團,要我為她煮韓國菜),朋友 ......

(2024年5月5日)

相中的「蕃」字由「蕃」、「香」,翻」三字的元素組成,jck想像其意思為:「蕃薯在炭火上翻來翻去,很香。」(姚超雯攝)

路邊考現:民體字似寫錯又睇得明 「非主流寫法」或貪方便 或有含意

【明報專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文字和象形文字,到現在的規範漢字,文字演 ......

(2024年5月5日)

張家榮說,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的建築至今仍保留西約方便所昔日的白色陽台。(黃志東攝)

無定向學堂:拋開理論 連結歷史與社會 建築保育 離不開人

【明報專訊】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上月開會,建議旺角山東街53及55號兩幢相連的戰前唐樓不予 ......

(2024年5月5日)

明愛與理大的研究指,不少清潔工常捱痛工作,身體勞損的情况普遍,建議僱主為職工改善裝備、定合理工時,也要讓基層醫療及早介入預防嚴重病症。

未來城市:四成清潔工過勞損身 自嘲「KPI機器」 社工同時助180個案

【明報專訊】五一勞動節源自19世紀末美國的8小時工作制運動,訴求是保障工人健康和安全。百多年後 ......

(202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