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2年4月25日
日期:
拆解「不瘦降」之謎 脂肪定位高+奇難雜症 減極都肥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92):我眼中的3種學生

【明報專訊】4月天,杜鵑花盛開,正是公開考試的季節。莘莘學子於這個鳥語花香的日子埋首苦讀,為着 ......

(2022年4月25日)

應用廣泛——大麻的應用廣泛,從中藥材、烘焙食品,到麻布紡織等。近年大麻籽深受追捧,被稱為「超級食物」,好多人愛在膳食中加入大麻籽,攝取營養。(colnihko、Arx0nt@iStockphoto)

被捧超級食物 含豐富蛋白質好脂肪 大麻籽補營? 吃魚更實際

【明報專訊】大麻二酚(CBD)產品熱賣,包括食品、精油、護膚品等。海關抽查CBD產品時,發現部 ......

(2022年4月25日)

氣血不暢——青少年常玩手機,缺乏運動,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個案無關,RyanKing999@iStockphoto)

醫食因緣:缺運動嗜零食 青少年也會中風

【明報專訊】文家星(化名),20歲,身高6呎,體重260磅(BMI 29.3),是大學學生會領 ......

(2022年4月25日)

好手相助——手部神經支配非常複雜,中風後手部或未能做到精細動作。日常生活中,可按自己活動能力在家練習,如晾衣、摺衫,多用「好手」協助弱手活動,以提升上肢使用量,恢復自我照顧能力。(設計圖片,kazoka30@iStockphoto)

家居日常活動助復康 晾衫抹枱 增強中風「弱手」

【明報專訊】中風令腦部細胞及神經受損,而每個患者因應受損區域,不同身體機能受影響,如肢體活動能 ......

(2022年4月25日)

醫徹中西:天鑑民心

【明報專訊】年初開始,新冠病毒疫情急劇變化,害得香港完全失度,圖斷滋蔓而不去,嚴刻卻散亂,西醫 ......

(2022年4月25日)

腸易激——腸易激綜合症,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 ,成因與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等有關。(設計圖片,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醫學滿東華:腹脹照腸無病變 腸易激作怪

【明報專訊】阿麗(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 ......

(2022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