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1年9月6日
日期:
可換式義肢 拉琴打波舀湯一手包辦

未來大計:傷健齊運動宣共融

【明報專訊】「不可能先生」夏美度曾言:「殘障不在於四肢,而是在於不堅持自己喜歡的事。」 ......

(2021年9月6日)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63):檢測你的腸道微生態?

【明報專訊】過往幾年,中大醫學院的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整體來說,愈 ......

(2021年9月6日)

媽媽易中招——媽媽經常抱起嬰孩,托住嬰孩時若過度使用大拇指及手腕,可導致勞損,較易患上「媽媽手」。(itakayuki@iStockphoto)

扭毛巾倒茶切菜也艱難 手指操玩橡筋 拯救媽媽手

【明報專訊】常聽說媽媽比較容易患上「媽媽手」。其實媽媽手只是俗稱,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 ......

(2021年9月6日)

兒言自得:窮之過

【明報專訊】稚年兒子病了發高燒,可是沒錢看醫生,眼見兒子病勢不輕,妻子哭哭啼啼不知所措,思前想 ......

(2021年9月6日)

枕大孔:正常小腦不應低於此位置/小腦扁桃體下疝:枕大孔擠迫影響脊髓液流動/脊髓空洞症:脊髓液積聚膨脹,影響神經功能引致脊椎側彎(作者提供)

醫路同行:脊柱側彎 或暗藏小腦病變

【明報專訊】小朋友站立姿勢不正確很常見,最近有父母帶同5歲小孩求診。他的臨牀徵狀很輕微,主要是 ......

(2021年9月6日)

人生下半場
研究顯示,光刺激能協助認知障礙症患者調節生理時鐘,顯著改善睡眠質素。(設計圖片,wenjin chen@iStockphoto)

日日照燈 認知障礙有覺好瞓

【明報專訊】日夜作息紊亂、夜遊行為,是認知障礙症患者常見徵狀,令照顧者倍添煩惱。 ......

(2021年9月6日)

長者每天抽30分鐘在戶外活動,可選擇早餐後的時間,持久養成習慣。(zhudifeng@iStockphoto)

知多啲:每朝30分鐘戶外活動抗抑鬱

【明報專訊】部分認知障礙症患者同時有抑鬱症,強光治療也可以改善長者抑鬱症。抑鬱症患者長時間受失 ......

(2021年9月6日)

腦部小血管病變是腦部小穿支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病變的總稱;臨牀表現包括認知功能障礙、抑鬱症、步態不穩和易跌倒等。(mama_ua@iStockphoto)

現代中醫:中藥攻補兼施 防治腦小血管病變

【明報專訊】腦小血管病變(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是指腦 ......

(202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