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日期:2021年1月11日
日期:
新冠變種 疫苗仍具保護力 專家:效用或打折 但減重症死亡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2):薪火相傳

【明報專訊】今日下午,年輕的耳鼻喉科醫生阿偉約我會面。還記得當年他只是一個3年級的醫科生,每天 ......

(2021年1月11日)

加劇勞損——清潔地板、抹塵等工作應利用合適工具,用錯誤姿勢做家務,會令勞損加劇。(SunnyVMD@iStockphoto)

家務危機四伏 從頭到腳「伸」走勞損

【明報專訊】疫情反覆,人人自危,減少外出,留家自煮時間多了;加上擔憂用過的衣物和個人物品沾染病 ......

(2021年1月11日)

小貼士:每30分鐘小休 妙用工具慢慢做

【明報專訊】要減慢勞損,降低受傷風險,大前提是別勉強,要有適當休息,建議每30分鐘便要停止手頭 ......

(2021年1月11日)

現代中醫:如何消除惱人的風團?

【明報專訊】皮膚病乃發生在皮膚表面和黏膜的疾病。皮膚損害(簡稱皮損)是辨別皮膚病的重要臨牀依據 ......

(2021年1月11日)

醫學滿東華:驗睡眠窒息 屋企都得

【明報專訊】陳先生現年58歲,略微肥胖,患有高血壓。最近一年左右經常感覺容易疲倦,不能集中精神 ......

(2021年1月11日)

極難醫治——GBM生長速度快,病徵迅速惡化,復發率高,且常導致病人腦部功能永久損害,被認為是最難醫治的腫瘤之一。(peterschreiber.media@iStockphoto)

存活期延長 無嚴重副作用 無創「電場」 對付兇惡腦癌

【明報專訊】腦癌中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由於生長速度快,病徵迅速惡化,復發機率又高,故被認 ......

(2021年1月11日)

兒言自得:2021年

【明報專訊】每逢臨近除夕,電視台例必推出過去一年大事回顧一類的節目,記錄了國際形勢及香港這彈丸 ......

(2021年1月11日)

坦誠溝通——與家人坦誠溝通,集思廣益,解決當下困難。(設計圖片,anon-tae@iStockphoto)

衛生處方:紓緩疫下失業焦慮

【明報專訊】疫情使全球很多地方的經濟都不景氣,香港亦不例外。在這情况下,我們如何調整心態和尋找 ......

(2021年1月11日)

人生下半場
連接外界——安寧義工可以成為晚期患者的陪伴者、家庭照顧者的支援者、資訊分享者,以及患者與家屬、醫院、社區之間溝通的連接者。(明報製圖)

安寧義工 心連心陪伴到最後 助晚期病患與外界溝通

【明報專訊】安寧照顧,是為進入生命晚期的人提供照顧,滿足他們在醫療、社會、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

(2021年1月11日)

專家札記:有愛心不夠 「整裝待發」防受衝擊

【明報專訊】世界各地研究和經驗都顯示,義工在安寧照顧中有重要貢獻,甚至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安寧 ......

(2021年1月11日)

掙扎有因——婆婆年過90,瘦骨嶙峋,坐着時臀部褥瘡受壓,因而有刺痛感覺,所以不斷掙扎。(作者提供)

安老2.0:老友記「曳曳」? 關注需要勿標籤

【明報專訊】一個下着毛毛細雨的12月早上,我來到醫院門前,耐心等待快要到達的復康巴士,準備陪伴 ......

(2021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