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6期

Happy Pa Ma

讀書時節:閱讀是漫遊的指南

【明報專訊】我喜歡旅行,特別是盛夏的時候,抬頭看見藍天上流動的白雲,會羨慕它們能乘風飛到遠方,看世界不同的角落,於是心裏就有出走的衝動。可天大地大,該往何處走呢?我總在閱讀時找到方向。

大學時代喜歡讀清代才女徐燦的詞,因為她的《拙政園詩餘》,才知道拙政園和蘇州園林,於是到蘇州去了,去了3次,在春天、夏天和冬天,三季景色美得不得了,就遺憾沒看過園林裏的秋。說起一地三訪,還有愛爾蘭。因為愛讀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和葉慈的詩,所以也到愛爾蘭3次了,走一遍小說中的街道,登上詩歌寫過的海島,感覺也會再到那裏走過第4、第5次。要算距離最遠的,便是古巴。讀過台灣歌手陳綺貞的散文集《不在他方》,讀她寫夏灣拿簡樸而純真的生活,於是就動身前往古巴。閱讀,總像那些天上的白雲,引我到世上不同的地方。

字裏行間 洋溢人文情懷

近來有人贈我的《小鎮漫遊指南》,又是一片盛夏的浮雲。尋常的日子都很忙碌,可幸手上能翻翻這一本讓人放鬆心情的書。像雜誌一樣的排版,《小鎮漫遊指南》每一頁的內容都圖文並茂,色彩斑斕的頁面記載了10多個小鎮的故事。一個章節一個小鎮,在照片、插圖、地圖和文字之間,呈現了四時景物,也介紹當地特產美食。書本來就以「漫遊」為題,想帶讀者走一趟不徐不急的旅程,而我讀的時候也不順着章節,隨意挑一個小鎮開始,從一個小鎮讀到另一個小鎮,不期然就樂在其中。總發饞的我,心裏已記掛書中安徽金寨的吊鍋,火炭上的鐵鍋燉煮了山珍野菜,如果能和摯友在冬夜裏圍爐一嘗,該是人生樂事。不過書中有比食物更吸引的,那便是自然風光,最記得書中北國秘境的章節,寫到鴨綠江畔,一幅跨頁雪地原野照片,還有把地貌寫得極富生命力的文字,讓我一直憧憬帶學生去體驗北方的詩意。《小鎮漫遊指南》雖是本旅遊小書,行文卻簡潔且不失優雅,字裏行間,是文化歷史,滿書洋溢人文情懷。

記得4月時,出席教育局舉辦的世界閱讀日活動,嘉賓正好分享《小鎮漫遊指南》的讀後感,大會也邀請了出版此書的華潤集團分享成書的故事。其實書中所說的10多個小鎮,是華潤集團在一次賑災後,發願幫助內地的小鎮而成的希望小鎮。在大集團的「加持」下,居民就業安居,自然山川和風土人情仍得以保留,所以讀《小鎮漫遊指南》,也在讀可持續發展的示範,也體會了孟子的一句話:「達則兼善天下。」

《小鎮漫遊指南》的風光讓我難忘,也令我想起我們的香港。記得香港有許多特色村落,像是荔枝窩,像是江夏,若有人為這些村落寫一本《小村漫遊指南》,該也能作天上的白雲,從別的地方,把人們引到我們香港這個小地方中漫遊。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6期]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