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阿布扎比】放下二元?

【明報專訊】「一即全,全即一。」《鋼之鍊金術師》擁躉相信對這金句不陌生。早前在阿布扎比公幹,恰見當地機構Bassam Freiha Art Foundation於其主展館及附屬展館分別舉行意大利藝術家Stefano Simontacchi的雙重展覽Project Oneness及Trust, Gratitude and Love Journey。藝術家以藝名The Prism行走於世,有幾分「賢者之石」之感,展覽講的又是一元論,甚至融入水、土、氣和火元素,似是冥冥中有點緣分。

到訪現場,卻發現展覽只佔主展館的三分之一,其他空間是私人收藏與辦公室。走入展覽區,則盡是藝術家創作的圓形鏡狀藝術品。但走完兩展館後卻覺比起兩大展覽,兩者更似是同一展覽的兩部分,尤當後者展品不超十指之數,且主題與氛圍無甚區別。策展人Michaela Watrelot指空間分佈與作品選取皆由藝術家提出,如此安排是希望參觀者在發掘自我的旅程中逐步放下怒氣與執念。

Project Oneness以形似太空艙門的隔板將主畫廊展場分為三大展室,第一展室的作品上多帶一條將鏡面畫像分割為二的紅線,象徵二元——黑與白、此與彼,令人永遠無法完全做自己。Michaela指鏡面消除物我界線,邀請參觀者走入作品成為一部分,故鏡中人也被紅線無情撕開兩半,傳達的意思簡單易懂:放下二元,回歸宇宙一元。

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放下二元,則可照見自身,走入第二展室,少了紅線的面終於讓人清楚地看見自己。第三展室則放着代表宇宙的水、土、氣、火四元素「大鏡」,但更重要的是走向落地窗,仰首就能看到最好的作品——廣闊青空,遂能釋然與宇宙齊一。

走過一小段路,附屬展館的展覽放下了不少蒲團,頗有禪意。作品不多,卻有幅名為(Energy Reset) Love的有趣作品。狀似Mac系統「運轉中」的「彩虹波波」,那一天,想起了壞機的恐懼。面對截稿前最不想遇到的噩夢,好不容易放下的焦慮,迅即回魂。

Michaela指機構作為當地唯一的私人藝術基金會,望透過免費展示私人收藏及活動回饋社區,故展覽特意設於齋戒月,也配合作品主題提供聲音治療課程、冥想等活動。但展覽場地位於當地力促多年的薩迪亞特島文化區(Saadiyat Cultural District),當中大部分博物館及住宅區尚未建成,位置也和目前唯二開放的羅浮宮或teamLab有段距離。周邊社區未成形,實際成效或難考究。30度太陽直曬,場地無公共交通直達,不論是慢慢走來,或駕車而來,看到展覽規模恐怕也心生萬千慨嘆。或許展覽中拋棄二元也另有「賢者之石」的一番深意——忘記遠/近、冷/熱、精彩/不精彩。

文:鍾卓言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