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美容行業中,鮮有品牌能像The Ordinary 一樣,以透明、科學為本的理念顛覆市場。在這股革命的背後,其母公司DECIEM的科學傳播經理Rita Silva扮演了關鍵角色。她的職業生涯始於藝術,卻在科學的引領下跨越領域,成為護膚品研發與消費者教育的先鋒。《明報》與Rita Silva深入對話,探索她的跨界之旅、品牌理念,以及她對美妝行業未來的洞見。
Rita Silva的故事始於藝術與創意。作為一名電影與攝影背景的創作者,她自認是「充滿創意的人,身邊也總是圍繞着其他有創意的人」。然而她對世界運作方式的好奇心,也驅使她不斷探索科學的奧秘,就是她在藝術領域的創作中,也帶有強烈的好奇心,總是試圖深究事物的本質,甚至到分子層面。這種對「本質」的執著,成為她從藝術跨足化妝品科學的契機。
在修讀電影與攝影後,她曾在一間公司的美容部門工作。對化妝的熱愛點燃了Rita的探索欲望,她迷上了護膚品的科學原理,開始研究皮膚狀態的成因,以及如何透過表層產品「調控」皮膚。這份熱情讓她成為朋友間的「護膚顧問」,也促使她萌生進修的念頭。當她發現倫敦藝術大學(UAL)提供化妝品科學碩士課程時,有命中注定的感覺,「這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學位!」Rita笑着回憶。
與消費者深層連結
藝術背景為Rita在美容科學領域注入了獨特的視角,她認為化妝品是藝術與科學的交織:藝術讓她在產品研發和科學敘事中保持人性化角度,科學則讓她能以嚴謹的態度探究成分與功效。她在學術生涯後期才成為「科學家」,故能輕鬆代入非專業消費者的思維,與創意及品牌團隊無縫協作。這種跨界的思維方式,讓她在The Ordinary的產品研發中,將科學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品牌故事,與消費者建立深層連結。電影與攝影的背景也深刻影響了Rita的研發理念,電影講究視覺語言與情感共鳴,攝影則注重光影與細節的精準捕捉,這些特質在品牌產品設計中亦得以體現,無論是簡約的包裝設計,還是清晰的成分標示,都旨在以直觀方式傳達科學的精髓。Rita表示:「電影教會我如何用視覺講故事,而攝影讓我學會專注細節。這在產品研發中至關重要,因為消費者需要的是既能理解又能信任的資訊。」
回顧過去數十年,Rita指出美妝行業的行銷策略往往走兩個極端:一種是華而不實的誇大宣傳,暗示產品有神奇效果卻不解釋原理;另一種則堆砌高深的科學術語,營造權威感卻讓消費者無所適從。The Ordinary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以活性成分為核心,強調透明與教育。Rita在加入DECIEM 時,正值品牌初創期,她被這種顛覆理念深深吸引,「我記得品牌剛推出時,強調的是真正有效的成分,而不是隨機的植物萃取物。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站在了正確的時間與地點」。
科普教育滿足知情權
The Ordinary 的成功不僅在於其高性價比的產品,更在於其對透明與科學教育的承諾。Rita堅信,科學溝通是美妝行業的未來,而品牌的Everything is Chemicals企劃正是這一理念的縮影,並源於Rita對錯誤行銷的反思。她提議品牌應站出來反對恐懼行銷,打破化學成分被污名化的迷思,向消費者傳達「萬物皆化學」的簡單真相。在品牌團隊的支持下,這想法演變成一場完整的運動,後續更延伸至Truth Drops等科普教育活動(內容可在https://thetruthshouldbeordinary.com 查閱),這些企劃不僅讓消費者理解成分的科學原理,也讓品牌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甚至建立了一群忠實的消費者社群。「我們的社群不只是買產品,他們是在買一種價值觀——對真相的追求,對科學的尊重。這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最珍貴的連結。」
在The Ordinary的職涯中,Rita經歷了無數改變她對產品研發認知的時刻。然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並非圍繞產品本身,而是消費者對品牌透明理念的熱烈回應。「產品會迭代,但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連結卻能長久延續。」她指出品牌的主要客群以知識渴求著稱,他們熱中於研究成分、分享使用心得。這種互動讓Rita意識到,消費者需要的不但是高效的產品,更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知識來源。因此品牌透過科普教育企劃、社交媒體互動,甚至直接回應消費者的疑問,滿足他們的知情權。Rita回憶:「每次我們推出科普教育內容,比如解釋某款產品的成分作用,社群的回應與投入總是令人振奮,他們的支持讓我確信,真誠的溝通遠勝任何花俏的行銷。」這種真誠的連結也影響了Rita的研發理念。她開始更注重產品的「可及性」——不僅是價格上的可負擔度,還有資訊的透明度。例如The Ordinary 的產品標籤從不使用模糊的行銷術語,而是直接列出活性成分和其濃度,這種做法讓消費者能夠自行研究、比較,從而做出明智選擇。
箭矢與盾牌 生動解說防曬
將複雜的科學概念轉化為消費者語言亦是Rita的專長。她認為,關鍵在於「以人為本」的溝通方式,「我總是想像自己在向一個對化學一無所知的朋友解釋,你需要用簡單的比喻、清晰的邏輯,讓他們感受到科學的親切,而不是高高在上」。例如在解釋SPF防曬原理時,Rita會比喻紫外線為「陽光的隱形箭矢」,而防曬劑則是「保護皮膚的盾牌」,這種生動的語言,讓消費者在理解科學的同時,也對品牌產生信任。
親民價格 提供尖端技術
品牌在全球擴張與研製新產品,持續推動護膚行業的革新。她透露品牌將繼續專注於活性成分的普及化,並以親民價格提供尖端技術,例如近期推出的GF 15% Solution精華液,便將原本高昂的抗衰老技術帶給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未來品牌亦計劃推出更多分子級產品,有些是應消費者需求研發,有些則是整個行業中的創新突破。對於美容業的下一波趨勢,Rita認為受醫美療程啟發的護膚產品正成為主流,且這一趨勢將持續增長。然而她也提醒品牌應保持誠實,清楚告知外用產品與注射療程的差異。「我們可以用新科技吸引消費者,但絕不能過度承諾。保持透明度,永遠是最好的策略。」在The Ordinary 的世界中,護膚不只是科學,更是一種與消費者共同成長的藝術。●
■editor's pick
不泛白的防曬霜
The Ordinary新推出的UV Filters SPF 45 Serum($164/支),是Rita參與研發的代表作之一。其採用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的化學防曬成分,取代物理防曬,以輕盈、不泛白質地為賣點。市面上的防曬產品普遍具備SPF 50,但這款防曬霜只採用系數較低的45,對品牌團隊而言,他們認為防曬產品的防曬系數,取決於配方本身。在產品測試時,新品SPF 45吸收UVB效能僅比SPF 50低0.2%,但已具廣譜防護,聲稱有效抵禦UVA(紫外線A)與UVB,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的傷害。有別於物理防曬易泛白、質地厚重的缺點,團隊在防曬霜中選用4種化學紫外線過濾劑,帶來舒適膚感與高透明度。配方中的保濕成分神經醯胺,為皮膚天然脂質屏障的重要成分,與磷脂、鞘脂共同支持皮膚健康,聲稱能強化皮膚屏障、鎖住水分,減低堵塞毛孔和乾燥問題。●
查詢:The Ordinary 3105 1367(時代廣場店)
文:劉詩言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相關字詞﹕護膚 The Ordinary 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