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即使手機的攝錄能力愈出愈強,但論影像質感、搭配不同鏡頭下豐富的創作空間,仍是可換鏡的數碼相機佔優。兩大日本相機品牌Nikon及Canon最近分別推出新一代無反相機,前者大賣高CP值,入門定位卻配置旗艦級核心;後者則主打輕便vlog機,讓影片創作者更無拘無束地發揮創意。
以入門級全片幅無反相機作為定位的Nikon Z5,面世接近5年後終於推出第2代。Z5 II延續簡約設計,機身線條利落且握持感紮實,深槽手柄貼合手掌弧度,即使搭配全片幅長焦鏡頭,試拍時仍能穩定握持。
按鍵佈局貼心,獨立ISO、曝光補償與白平衡按鍵排列合理,配合前後指令轉盤,參數調整直覺流暢。機背搭載3.2吋、210萬像素的側翻式觸控屏幕,加上369萬像素OLED的電子觀景器,構圖時非常方便。
支援-10EV暗光對焦
Z5 II的升級核心,在於搭載與旗艦機同級的EXPEED 7影像處理引擎,大大提升自動對焦、連拍速度與影像處理能力。Z5 II配備273點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覆蓋畫面約90%範圍,並支援低至-10EV的暗光對焦能力(須搭配F2以上鏡頭)。實測中,即使在昏暗的水族館或夜間街景,相機仍能迅速鎖定主體,對焦成功率顯著提升。進階主體偵測系統可識別人物、動物(貓、狗、鳥類)、交通工具(汽車、單車、飛機)等9種主體;配合3D追蹤技術,例如拍攝飛鳥掠過樹叢或賽車疾馳而過,Z5 II的追焦表現都有驚喜。
14fps電子快門 兼顧高速拍攝
在EXPEED 7引擎加持下,Z5 II電子快門連拍速度增至14fps(RAW格式),較前代提升3倍,足以應付運動賽事或野生動態攝影需求;機械快門最高則為4.5fps。EXPEED 7引擎的降噪演算法進一步提升高感光度表現,在ISO 6400以下,影像非常純淨,即使升至ISO 12800,雜訊控制仍然不俗。續航上,滿電後可拍攝約470張照片,並支援USB-C邊充邊拍。防塵防滴設計與5軸防震系統,提供高達7.5級快門速度的防震效果,增強了惡劣環境下的可靠度。●
Nikon Z5 II規格
感光元件:2528萬像素全片幅
快門、ISO:1/ 8000至30秒、100至64000
屏幕:3.2吋側翻式
儲存媒體:SD、SDHC(兼容 UHS-II)、SDXC(兼容 UHS-II)×2
無線連接:Wi-Fi、藍牙5.0
體積:134×100.5×72mm、
重量:620g(不連電池及淨機身)
售價:$12,590(淨機身)
查詢:2907 1122(Nikon)
Canon Vlog界新星 橫拍直拍一樣就手
輕巧、易攜且專注拍片功能的無反相機,是不少拍vlog用家追求的機款。Canon也因而推出EOS V系列,首款機型EOS R50 V配合電動變焦鏡RF-S 14-30mm F4-6.3 IS STM PZ,鏡頭連機身可合共提供7.5級光學防震。
垂直拍攝優化操作
淨機身僅重370克的EOS R50 V,重點加強「垂直拍攝」體驗,機頂與前方均配置獨立拍片按鈕,搭配可自動旋轉的拍攝資訊界面,無論橫握或直握都可輕鬆操作。三腳架孔位置亦重新設計,垂直架設時重心更穩,避免頭重腳輕,尤其適合單人自拍或直播使用。
EOS R50 V能夠以6K RGB超取樣,輸出無裁切4K UHD 25p/30p影片,有效減少摩爾紋與雜訊。感光範圍高達ISO 12800(可擴展至25600),夜間拍攝也毋須補光,保留自然光影。而內建Canon Log 3與HLG模式,提供13+級動態範圍,方便後期調色。三單元麥克風系統搭載音訊降噪功能,適合專業錄音。
相機內建14種色彩濾鏡,如「懷舊電影」、「鮮明漫畫」,拍攝時更可即時預覽效果。獨特的「慢與快動作短片模式」支援5倍慢動作及60倍快動作錄製。針對直播和美妝自媒體,相機新增「美肌短片模式」和「產品示範近攝模式」,確保畫面始終清晰。
配合新機推出的RF-S 14-30mm F4-6.3 IS STM PZ,是Canon首款內置電動變焦的RF鏡頭,具0.38倍放大率,適合特寫商品細節。●
Canon EOS R50 V規格
感光元件:2420萬像素 APS-C CMOS
快門:1/ 4000至30秒
ISO:100至25600
屏幕:3吋側翻式
儲存媒體:SD、SDHC(兼容 UHS-II)、SDXC(兼容 UHS-II)
無線連接:Wi-Fi
體積:119.3×73.7×45.2mm
重量:約370g(連電池及記憶卡)
售價:$5380(淨機身);$6480(機身連RF-S14-30mm F4-6.3 IS STM PZ 鏡頭)
查詢:3191 2333(Canon)
文:JJ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