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封面

編者話 :共讀一本書

【明報專訊】踏入4月,談論閱讀的熱度會比平常稍稍提高。電郵箱裏連珠炮發的新聞採訪通知中,便夾雜了出版業界的閱讀調查報告,政府官方主辦的活動資訊等。然而,環顧市面,就算在大小書店聚集的小街,成行成市的文青咖啡小店;就算在書卷氣最飄香的大學城,際此行路機不離手資訊爆炸碎片化的盛世,沒有什麼能比拿着書本閱讀更出塵,因為實在買少見少。

從事出版是否螳臂擋車?今期推出研究出版的唐健朗的「出版與人」系列,率先訪問英國首位將出版學成科的學者Alison Baverstock,由她撰寫的科目教科書已出至第7版。英國至今仍是全球出版大國,是全球出口書籍最多的國家,靠賴出版不單有可觀的經濟收益,也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職位。探索出版之餘,Alison對閱讀的可能顯得信心滿滿,甚至推介軍人與家庭共讀連繫感情和交流。為響應今月的世界閱讀日,我們決定仿效發起共讀計劃,邀請幾位友好一同開列共讀書單,讀者可從中挑選與好友約定共讀,並歡迎寫下讀後感在4月內傳至sunday@mingpao.com,註明共讀計劃,我們會挑選刊出。

今期另有郭梓祺訪問覃俊基,思考左翼如何應對已成宿命一般只有更差的氣候變化議題。程展緯則將自己在快餐店的清潔工見聞製成一大開頁、圖文並茂的陳情書。林康琪關注加沙無聲地出現「移民」,阿果就試當真的結束整理了他們於香港流行文化中繼往開來的一段。

跟往常一樣,今周我們仍是一份厚實的周報。讀畢以後,在上面選一本書,未來10天裏帶在身上,一起來隨地出塵。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黎佩芬

編輯˙王翠麗

IG@sundaymingpao

sunday@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