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倫敦】現成素材拼出「自畫像」:訪Ana Luiza Rodrigues

【明報專訊】朋友在倫敦的首個個展開幕,當然要來一個專訪。來自巴西的當代藝術家Ana Luiza Rodrigues,她的創作從不拘泥於媒介,從攝影、拼貼,到表演、雕塑等,相當自由。但是要說我自己的私心之選,我最喜歡的絕對是她那些利用現成素材結合而成的雕塑,而這次在Tension畫廊的展覽Terranova正正就是以這些作品為主體。

要形容Ana的作品,我會用柔和、低調、詩意,以及耐人尋味這四個詞。為什麼耐人尋味?我們來看看Crossfire,它用上了手槍、混凝土這些一般被認為較「兇狠」、「冰冷」的素材,又或者是Untitled (cigarettes II),它把植物和香煙這兩種處於對立面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在一般的情况下,這些作品都應該會具備相當的衝擊力,會令人有種「in your face」的感覺。但是Ana的作品卻沒有那種很用力、很「爆」的感覺,反而透露出一種靜謐的氛圍。而這種風格,就和藝術家本人如何看待這些素材和藝術本身息息相關。

Ana認為,她的創作就像是一面鏡子,更準確來說,是一個創作自畫像的過程。她的作品總是從日常或過去的生活、經驗出發,然後再往外延伸,涉足到殖民主義、女性主義、政治、移民等等的議題。就像上一段提到的Crossfire這件作品,其中的手槍並不是一個「statement」,而是藝術家從自身的童年記憶片段中抽取的視覺元素,「畢竟巴西並不是一個以安全著稱的地方」,Ana說。因此這個作品可以說是一種對記憶的探究、抒發。而Untitled (cigarettes II)則是源自藝術家對於自己父親的記憶,在她的記憶中,父親基本上煙不離手,因此在她的意識中煙就成為了代表父親的物件。而當Ana想創作一個關於生死的作品時,植物與煙這個看似對立,但細想之下卻本是同根生的組合就自然而然地浮現了。

而對於選擇現成素材作為創作媒介,Ana說她的創作模式有點像做研究,無論是家中的舊物、倉庫裏被遺忘的物件、她工作室裏常用的道具等等,她喜歡把這些物件組合起來,探究物件的關係、碰撞符號的意義等等。

Ana亦提到哲學亦是她研究的一大方向,在發展出一個概念以後,她會花不少時間通過閱讀和寫作來拓展這些想法,令自己的思緒更加清晰、肯定。這一點令我回想起自己剛開始接觸當代藝術時,對於那種強調概念、哲學的模式有點無所適從,但後來,我慢慢覺得當代藝術家可以說是哲學的實踐者,那些深奧的理論其實是一種讓自己的概念清晰化、具象化的工具。而Ana的作品,大概就是這種創作方式的好例子。

文:Michael Cheung

(當代藝術家,現居倫敦,畢業於 Central Saint Martins。)

個人網頁:michael-cheung.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