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坦白說,我平日很少看電視,更甚少「煲劇」,但遇上近日全球熱議、社交平台上洗版式討論的Netflix新劇《混沌少年時》,作為一個青少年的媽媽和親子版記者,在公在私,怎都要抽時間收看。雖然全劇只得4小時,但縈迴於腦海的畫面及連串反思,卻久久未能散去。
好書拆解青少年叛逆之謎
有人形容青春期的年輕人是刺蝟,他們長滿刺來保護自己,叫人不好惹、不好靠近,讓父母如履薄冰,欲愛難愛。乘《混沌少年時》之熱,今期封面故事找來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港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牀副教授陳國齡,以及育有兩個正值青春期兒子的註冊社工文正康(Chris)一起分享,前者主要從醫學角度,拆解青少年叛逆之謎;後者則從社工專業、自身經歷,歸納出一些比較適合跟青春期子女說話、相處的方式。
正如Chris在訪問中所說,很多新手父母都十分樂意學習育兒之道,但隨着子女漸長,或許爸媽們已自覺是「老手」了,於是停下腳步來。可是,青少年跟小朋友,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父母若沿用舊有的管教方式,非但教不好子女,更分分鐘「出事」。為此,他推介了以下兩本好書,鼓勵家有青少年的爸媽齊齊增值。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