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4期

Happy Pa Ma

看得起遊戲:帶公仔到小熊醫院玩遊戲

【明報專訊】醫院遊戲的服務對象是患病的兒童,工作的範圍當然以醫院為主,所以,一般公眾對這一類服務的認知有可能被限制,甚至未有所聞。有見及此,我們早在2010年已開始舉辦大型公開活動,透過邀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參與,以提升公眾對醫院遊戲的認識和關注。

當年的「智樂快樂行」以一路行一路玩為概念,並特設小熊診所,這種創新的活動深得市民的歡心,達到籌募善款、教育公眾,同時連繫醫護界的目標,可謂一舉三得;2015年的活動正式命名為「智樂開心小熊醫院」,往後3年更持續舉辦。

至疫後的2024年,我們相信當年的參加者都已快高長大,是時候向新一代再推介,我們決定重辦活動,並微調名稱為「智樂好玩小熊醫院」,以配合機構發展方向下的好玩城市框架。

睽違7年的小熊醫院,其回歸面貌也與過往有所不同,由1日的活動改為分作3次,分別在不同地點作限定開放,計有2024年9月於奧海城2期、11月於荃新天地2期及2025年2月於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舉行,你有報名參加嗎?

透過醫院遊戲 了解醫療程序

為醫院遊戲服務籌募善款而巡迴港九新界的好玩小熊醫院,每次的佈置均緊守簡約清晰的宗旨,先以入院登記處引領參加者進入醫院,啟動資訊趣味兼備的遊戲體驗。院內的兒科病房、手術室、放射部、小兒骨科、心臟科、免疫及過敏病科、醫療自由遊戲區、創意遊戲區等,均由智樂的醫院遊戲師精心設計,旨在推動大眾認識各種醫院遊戲對患病兒童的種種幫助,並引領家長見證,透過醫院遊戲來講解、預演和綵排,令小朋友更容易理解各個醫療程序。

化身小小實習醫生 為病熊抽血處理傷口

既定的目標當然達成!入場的小朋友都回應了大會的呼籲,帶同心愛公仔前來,試試找尋血管、照磁力共振、照心臟超聲波、打石膏和拆石膏,更為大會的專屬病熊抽血和處理傷口;當小朋友換上手術袍和戴上手術帽時,又即時化身為小小實習醫生,順利完成麻醉、切除盲腸、執行腎臟移植手術、縫合傷口等步驟。

小朋友之所以表現得頭頭是道,全靠各名副其實的真醫生和真專職醫護人員擔當起院內的重要崗位,親自落場指導。雖然在活動中講個不停,但面對投入的家長和小朋友,都認為無比值得、忙得開心,並感恩有幸參與其中;另有醫護大力讚揚院內模擬裝置的像真度、操作和實用度都近乎完美;更有醫護指出,活動可讓小朋友進一步認識醫院的運作,日後有需要入院時便有多一層準備,與醫院遊戲為兒童預先做好綵排和預演的目標不謀而合。

小熊醫院暫已關閉,醫院遊戲師亦已重回病房照顧病童,下次再玩!

文:江小萍(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4期]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