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健康

醫學滿東華:醫生,我需要補鈣嗎?

【明報專訊】「醫生,我需要補鈣嗎?鈣片劑量應該是多少?」

鈣質是鞏固骨質和牙齒的重要元素,女士隨着年紀增長,加上進入更年期,儲存在骨骼的鈣質會加劇流失。所以,骨質疏鬆病人或收經後女士應要更加留意鈣質的吸收。每天從食品中吸收鈣質建議分量約1000至1200毫克,可先考慮高鈣食品,例如高鈣牛奶或豆奶、乳酪、芝士、深色綠葉菜和豆腐。如果未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鈣質,則建議服用鈣片補充。

例子1:陳女士每天飲用1包400毫克鈣質分量的高鈣豆奶,建議補充600至800毫克鈣片

例子2:李女士每天進食1塊200毫克鈣質分量的芝士和400毫克鈣質分量的奶粉,建議補充400至600毫克鈣片

另外,由於都市人未必吸收到足夠陽光,可以考慮補充維他命D3,基本攝取劑量為800 IU,希望減低跌倒後骨折的風險。

適量補鈣與腎石無直接關係

「醫生,食鈣片會導致生腎石嗎?」

其實,形成腎石的原因錯綜複雜,而研究發現,進食適當劑量鈣片與腎石並沒有直接關係。如果擔心腎石問題,我們應該要避免過多草酸鹽的食品,例如菠菜、豆製品、堅果、薯仔、朱古力等。

可以留意的是,從天然食物中多攝取鈣質,有助減低腎石風險。至於進食鈣片補充,就要注意劑量,以及避免高草酸鹽食品。另外,建議每天飲6至8杯水,減少進食鹽或咖啡因,從而減低腎石的風險。

如本身有腎石病歷的人,可選擇服用檸檬酸鈣和諮詢泌尿科醫生。

不願吃鈣片 可考慮粉劑或水劑

「醫生,我服用鈣片後胃痛,可以怎辦?」

碳酸鈣在酸鹼中和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可能導致胃氣、腹脹、打嗝或腸胃不適。另外,碳酸鈣建議在進食後胃酸較多的環境下服用,以增加吸收。若需要長期服用抑制胃酸胃藥,碳酸鈣分解和鈣質吸收也會減少。所以,若有以上情况,可以考慮服用檸檬酸鈣,因它的吸收不受胃酸影響,可於餐前或餐後服用,對腸胃的副作用相對較小。

當然,胃部不適亦有心理因素影響,有少數病人難以接受服用較大粒的鈣片,就算嘗試不同成分或品牌亦會胃部不適。其實除了藥丸,亦可以考慮粉劑或水劑,詳情可以諮詢藥劑師。

文:李穎薇

(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保健)醫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