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究竟疫後香港旅遊業有多大程度「由治及興」?教大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本月7號在本報撰文提醒,港人不應沉醉復常後的「勢頭向好」,即使去年底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後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增加,其實去年12月零售業臨時銷貨價值按年跌近一成。一味盼中央「開閘」是「懶人」所為,這樣的旅遊業恐怕「旺丁不旺財」。除了爭取內地遊客,政府和業界可以怎麼轉型?記者梳理香港旅遊統計數據,發現近年不乏更具消費力的外國旅客;旅遊商會、工會和立法會議員均表示,若能補足外語導遊和充分推廣本港特色,旅遊業的「雞蛋」將不用放在同一個「籃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