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健康

澤星寄語:開心的理由

【明報專訊】不知不覺,我擔任醫學院院長已有一段時間,仍然不時被問及:「做院長開心嗎?」老實說,工作實在繁重,但可以和同事並肩同行,一起進步,我還是感到非常開心。

在醫學院服務多年,另一個令人感到開心的理由,就是我們的工作可支持國家及特區政府的長遠策略,好像剛於上周見證醫學院負責營運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牀試驗所」開幕,標誌着推動香港發展為創新科技樞紐的新里程。

經過多年努力,香港的醫學研究已臻世界頂尖水平,並獲國際認可。若可憑藉這項獨特優勢,推動本港醫學教育及創科進一步發展,我們不但可造福更多病人,亦可貢獻國家的醫學發展,尤其在轉化研究方面。

所謂「轉化研究」,是指能夠將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的醫學研究;換言之,其研究成果可轉化為應對實際問題的方案,藉此造福病人。這是醫學研究的最終目標,而港大醫學院在這方面屢有成果,相信可以為國家和香港的醫學研究再創高峰。

加強科研 致力成果轉化

最近港大醫學院「肝立方」研究項目榮獲兩項國際大獎,我和有份參與的同事都感到很鼓舞。「肝立方」針對目前肝癌化療、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治療成效不足、副作用較多等問題,運用細胞及基質蛋白分離技術及三維生物打印技術,為病人度身訂做仿真度極高的肝臟模型,加快篩選合適治療藥物;同時在實驗室環境中持續測試藥物,以評估各種療法的成效。此嶄新平台既可在研發藥物過程中取代動物模型,提供更準確數據,亦可提高臨牀試驗的成功率,並可縮短研發周期、降低成本,令更多病人受惠。

港大醫學院另一項有關癌症免疫治療的轉化研究,最近亦榮獲特區政府接納為「產學研1+計劃」首批資助項目之一。早在2013年,我們的科研團隊已發現一種名為Δ42PD1的免疫調控藥物靶點,並成立了初創公司,推動相關藥物商品化。接下來需實現兩項具體目標:首先針對肝癌作Δ42PD1抗體藥物的臨牀試驗,然後再推廣至其他癌症和感染類疾病。

上述兩項研究,俱以肝癌為對象,因為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死因,在本港及內地的病發率亦相當高,亟需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治療方案。

至於建設教育樞紐方面,港大醫學院將繼續致力加強課程內容,以配合未來社會需要。我們亦會繼續招收海內外成績優異的學生,培育他們成為才德兼備的仁醫,並藉着全球校友網絡,為推動本港及國際的醫學教育盡一分力。

從上述例子可知,醫學教育與研究工作極富意義,不單可改善人類的健康福祉,更有助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箇中滿足感不能言喻。所以無論工作多麼繁重,我仍可找到開心的理由。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專欄「澤星寄語」,分享醫人醫事,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健康]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