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巴黎】法國革命展:一場腥風血雨的前世今生

【明報專訊】巴黎歷史博物館(Musée Carnavalet)由即日起到下年2月,舉辦一個名為「巴黎1793-1794革命年」(Paris 1793-1794 Une année révolutionnaire)的臨時展,展出超過250件有關這段時期的收藏品,而當中不少展品更是首次向公眾展出。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法國進入一段漫長的立國與意識形態大辯論時期,其間不乏黨爭。1792年,第一共和成立;1793年,路易十六被斬頭,象徵王權告一段落,但這一切卻未為法國共和的發展帶來安穩。由於歐洲各國害怕革命思想擴散,不少國家先後有意攻打共和政府,而路易十六的死成為最後一根稻草,釀成及後列強圍攻法國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戰爭爆發促成共和政府中親貴族的右派政客「吉倫特派」(Girondins)迅速倒台,隨着其對手「山嶽派」(Montagnards)得勢,原本游走於兩派的極端勢力「雅各賓派」(Jacobins)嶄露頭角。雅各賓派中大多政客源於山嶽派的極端分子,主張以肅清、不斷革命,以及武力手段達至平等和均富,因而被視為極左派勢力的緣起。雅各賓派中最著名的人物有尚-保羅‧馬拉(Jean-Paul Marat),以及因「斷頭台政治」而著名的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而雅各賓派所執政的1793至1794年間則常常被後世稱之為「恐怖時期」(La Terreur)。

然而,歷史學家有不少爭論,認為1793到1794年間並不只有肅清和內鬥,當中也有不少性別平權運動、工人運動的誕生,以及黑奴解放的成就,將這一年籠統稱作「恐怖時期」未免有欠公允,因此展覽沿用「共和曆第二年」(An II)來命名這段時期。由於共和政府反對教會,議會因此立法通過廢除教會年曆,並建立及使用「共和曆」,曆法起點則為陽曆的9月份,也是王權倒台的月份。

展覽從1792年立國時的憲法和人權宣言談起,並介紹雅各賓派於An II如何得勢:包括吉倫特派對女權和民主的貢獻,以及其弊政,也提到馬拉被吉倫特派支持者行刺之重大事件。展覽不止對馬拉展示「同情」,也同時展示了其民粹政客的一面,如何籠絡草根階層民心,為派系奪取政權。同時,展覽嘗試展示草根階層雖有自我覺醒的一面,但也會因民粹主義而陷入混沌狀態,希望更立體地展現這段政治壓迫時期背後的多重面貌,以及羅伯斯庇爾如何因肅清文化而走向滅亡……

不過,筆者認為較惋惜的是,策展人雖有意中性地展示An II時期的種種面貌,但卻未能讓一般大眾清楚了解到各派系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展覽雖以英、法雙語介紹展品,但要明白An II面貌的門檻卻不低;若讀者有意參觀,筆者建議需惡補一點法國共和早期的歷史才好進場!

文:塞納河專業投訴員

(一群現居巴黎,愛好法國文史哲、電影和奇聞趣事的怪人)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