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影《新活日常》裏,公廁清潔工人平山會在午餐時拿出最愛的Olympus菲林相機,拍下陽光透過樹木縫隙漏下的掠影浮光——日語詞「木漏れ日」(Komorebi)正是形容此景。太陽會移動,樹木會生長,光影每天變換,「就像我們的人生,就算你每天都搭同一班巴士地鐵,擦身而過的人,見到的風景,每日都不同」,林曉敏說。
今期美藝客廳請得「香港遺美」版主林曉敏與讀者一同「尋美香港」,她建議大家留心觀察「秋日限定的城市光影」:「秋天日照角度更低,影子更長,相比夏天,城市的光影會更美。」在她看來,儘管同《新活日常》中展現的日本風光相比,香港植物更少,高樓大廈更多,但「陽光透過城市建築投下光影,同『木漏れ日』很相似」。
日前她經過鰂魚涌麗池大廈時,用相機記錄陽光透過建築鏤空,在地上投下斑駁光影的場景(圖)。宛如鏤空蕾絲般的水泥通花牆,又稱Breeze Block,直譯即截住一陣微風。這是潮濕城市中實用的現代建築美學,讓陽光和風可透過縫隙進入建築內部。
「有人看完這張照片後,想去同樣的地方拍下同樣的景色,卻發現幾天後,已經看不到同樣的風景了。」林曉敏說,美好風景只能「一期一會」,「雖不至於永遠都見不到,但就算是明年同一時間在同一地方,也不再是這張相片」。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所有美景皆「期間限定」——有些沮喪?但在她眼中,這卻是浪漫的事:「因為風景會變、會消逝,所以才會想辦法挽留——就像電影《東邪西毒》中的對白,『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林曉敏挽留美景的方式,是攝影。她2020年開「香港遺美」專頁,分享用相機記錄的香港美景。在造字之初,「遺」字解為雙手捧上珍貴的事物,她冀以專頁捧上香港美景,「讓更多人看見前人留下的珍貴的東西」。
城市人腳步匆匆,面對「期間限定」的美景,常擦身而過或視而不見。但林曉敏認為「美感是可以訓練的」。她建議大家每次行走時給自己一個練習,「可以試着下次出街時,不要跟Google Maps告知的最快路線,而是自己憑感覺,探索一條沒走過的路——有時曲折也是一種風景」。
(美藝客廳‧三十)
「客席策展人」簡介
林曉敏,「香港遺美」創辦人,透過攝影和文字記錄城市變幻。著有《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舉辦過「明窗塵」、「都市木漏日」等攝影展覽。
文:明報藝文部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