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1期

Happy Pa Ma

感創航道:一杯花茶的反思

【明報專訊】教育大同提倡的LBD主張「做」中「學」,摒棄教科書,重整主題,注入真實、探究、自主、參與4個元素,以學生為本,讓他們探索身邊事物。其實任何事物也可以LBD,但這種自主學習模式與傳統課堂差異很大。早前教育大同舉辦了本年度第一次聯校教師工作坊,通過冲泡花茶的活動,引導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體驗自主學習模式的學習活動。

他們要因應當下狀態,想想自己的需要——追求美感、個人口味、功效等來選擇花茶材料。又要自行上網搜尋資料和注意事項,再三探究,例如蝶豆花含多種抗氧化劑及花青素,對身體有許多益處,色澤夢幻多變,但沒有味道,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飲用;洛神花色澤鮮艷,味道比較酸,有人喜歡,有人未必接受。最後,各人選取花茶材料,配合紅或綠茶,冲泡屬於自己的花茶,從中發現和分享花茶款式和選材配搭的不同原因。

由冲泡至品嘗 花茶的體驗

由冲泡至品嘗花茶的過程,邀請參加者從不同角度去聯結體驗,從而思考:我現在狀態如何?我此刻需要什麼?我想配搭出一杯怎樣的花茶?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花茶時,需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作出不同的選擇,整個過程透過動手做,從中獲得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這經歷並不是在餐廳為自己點選一杯花茶,或選購一盒現成的花茶包時所能體會。正如教育家杜威主張:「讓兒童有事可做(something to do),更要有事可學(something to learn),做(doing)本身這件事的性質就是要求思考,或者在事務之間作有意圖的聯結,如此學習結果自然就會達成。」

LBD理念在於體驗式學習,注重過程中的學習、體驗與感受,但大家要想想動手做目的是什麼?如果在教學上只讓學生動手做,卻不在意學生真正學到及感悟什麼,就沒有學習意義,純粹只是DIY。有意義的學習取決於學生動手探究什麼,學到什麼,這樣的經驗學習是建基於「情境─思考─學習─知識」的模式,學習與知識的產生皆是個體主動建構內化意義的結果,「知」與「行」相輔相成,正是杜威「做中學」提及轉化成個體的「經驗」,並能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

如何真正回應自己的需要?

在設計LBD活動時,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就如品嘗自己冲泡的花茶後,感覺可能和預期有出入,如何真正回應自己的需要?有教師分享加些蜜糖,花茶味道會更佳,但要充分發揮蜜糖的益處,水溫是關鍵所在,原來水溫超過60℃會失去部分活性,用熱水冲泡亦會令蜜糖變酸;同樣地,冲泡蝶豆花時,以60℃以下熱水冲泡,才能避免花青素流失。

動手做是LBD不可或缺的學習活動,但要點是必須讓孩童主動探索。具啟發力的教學情境,勝過只是接收知識,正如教育家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說:「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或許記得;讓我參與,我會了解。」我們齊來學習放手,讓孩子們「做中學」,讓他們多嘗試。

文:盧麗娟(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1期]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