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健康

俠醫仁心:數字人生

【明報專訊】「教授,我的主診醫生說,根據醫學文獻,我在診斷患這末期癌症後只有6個月命,但我在接受化療後至今已活了超過12個月,到底我還能生存多久?相士說我應能多活數年,你認為我到底能否戰勝命運?」

在21世紀科技發達的社會,人類對數據有着一份執著和堅持,彷彿數據成為「有圖有真相」以外,另一證明事實的最強大支持。2013年,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在《紐約時報》上首次使用數據主義(dataism)這個名詞,他認為一切可以量度的事情,都應該用數據反映。數據就像一個透明且可靠的鏡頭,使人們能夠過濾情感主義和意識形態,這些數據甚至能幫助我們預測未來。

醫學研究利用大數據配合人工智能,能更準確地預測病人的治療效果。醫學數據庫是否愈多資料愈有用?理論上,資訊愈多愈能令系統準確計算,但重點在找答案前先要問對相關醫學問題,並在數據分析時應用正確資料,還有在構建資料庫時準確無誤地蒐集和輸入資料。

然而在建立大數據庫時,卻會遇到病人私隱和網絡安全問題。究竟我們能否信任處理大量個人資料的研究單位?我們是否有權知道蒐集了的數據如何使用?而涉及健康數據的資料對個人甚至社會有着一定風險,試想如上市公司老闆患有危疾的消息被傳出,對公司股價和營運都有着不能預計的風險!

解釋病况須平衡數據和人情

癌症存活率一般以5年為界限,因癌症在接受治療後5年再復發機率已變得非常低,5年後如沒有再發病,患者可確定為成功治癒。而在比較癌症新療法的效果時,必須訂立一個以時限為對應的指標。5年存活率建基於前人走過的抗癌之路,但每個病人都是獨立個體,實際上過往不同期數的癌症治療數據都是過去式,不能用於一個獨立個體身上,一個人只能夠百分之百生存或死亡!

愛因斯坦曾說:「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可以計算,也不是所有可以計算的東西都重要。」(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醫學包含着科學和人文精神,醫生解釋病况時須適當地平衡數據和人情,讓病人和家屬能理解在考慮風險和得益的數據之餘,亦能從病人角度出發,選擇最合適的抗癌之路,決定過後便不再回頭。人不應為數字而活,但理解和應用數據卻能幫助我們了解事實及認清未來發展的方向。

文:趙偉仁(中大醫學院院長)

(愛手術、愛教學、愛創新、愛機械人、愛畫畫。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分享對生命的百般熱愛,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健康]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