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從哪裏找到這個地方?」「facebook。」近來長沙灣恍如多了新地標——「瓊林街83號」。梯級式園林廣場(podium)呈格子、棋盤狀,甚或說是像素化(pixelated)的形態,建築蹤影近日偶見於社交媒體。亮麗外觀易被人聯繫近年打卡為大的公共設計風潮,但記者專訪設計團隊COLLECTIVE,聽到的是:外觀只是結果,念茲在茲卻是公共空間。
「其實我們也有一點驚訝,現在開始有很多人特意來打卡,因為我們都覺得它『收得幾入』,不是平時你會走過的地方。」COLLECTIVE創辦人及設計總監吳家瑩說。「瓊林街83號」是商廈項目,雙子大廈由左右兩側夾着中央的梯級式園林廣場,雖然10分鐘內就能從最近的港鐵站走過來,但位置在工廈區,絕非順道而來的地方。
挑戰「樓廈與廣場」類型 新空間帶動人流
COLLECTIVE在2017年接手概念設計時才開業兩年。吳家瑩與另一總監Juan Minguez皆有在大型建築事務所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工作的經驗,但香港的商業項目很少由小型團隊負責。那時項目已經入則,中央廣場亦有初步設計,客戶雖無特別要求,但想讓新建築事務所重新思考設計,「挑戰香港tower and podium(作者按:可譯作樓廈與廣場)的typology(類型)」,吳家瑩說。
建築設計,往往從研究基地(site)開始入手。長沙灣一帶,工廈林立,卻缺乏公共空間,尤其是在社區休憩的地方;同時,地區正在轉型商業區,新商廈陸續建成,惟吳家瑩不諱言:「就這樣放一個商業大廈在那裏(長沙灣),老實說是挺格格不入的。你也知道香港很流行做這件事,demolish(拆除)再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很難去違背這件事,香港的經濟形態一直是這樣。」樓梯設計「起格」,讓建築在社區裏「入型入格」;公共空間也裨益發展商項目,帶動人流光顧廣場的零售、食肆商舖。
上下左右連接軟硬景 階梯露出高度各異
瓊林街83號的設計基本概念是兩條樓梯,既由左右連接雙子大廈,視覺上也從上下銜接上方高速公路(呈祥道)和下方街道(瓊林街),高速公路方向引山景接駁園林廣場,「除了綠化之外,有soft landscape(軟景),也有hard landscape(硬景)」,吳家瑩說。粗略分類,軟景即綠化地帶,硬景即人工設施。然而並非規劃一片「大笪地」,就能造就公共空間;與此同時,倘若採用最簡單以兩條樓梯連接的設計方案,樓梯的性質是讓人流動,人們不會停留,也難以構成公共空間。園林廣場的像素化形態就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
遠處望去,梯級像波浪般上升的折線,每一級階梯都略為不同。COLLECTIVE另一總監陳芷欣補充,梯級式園林廣場是參數化設計(parametric design)—— 一種基於數據和演算法生成設計方案的過程,每一格都是同一尺寸,但階梯露出的高度不同,所以無論坐在哪一格都不會被阻礙,自得其樂。Minguez形容階梯就像一塊拉起的簾,下方藏着演講廳(auditorium)。
演講廳主要給商廈租戶開會、培訓員工、舉辦講座和研討會,工程尚未完成。演講廳內不用支柱支撐,天花是鋁板正方體,與室外正方體磚同一尺寸,用以收藏演講廳需用的「風火水電」(空調系統、消防系統、供水排污系統和供電系統),室內天花猶如室外階梯的鏡像,淨空高度(headroom)隨着外面正方體磚上落而變化,吳家瑩形容演講廳空間像個三文治變肥變瘦。商廈租戶亦能穿過演講廳抵達雙子大廈的另一座,路線循環流動。
大堂沿用「梯級園林風」 反光鋁板引光入室
成長背景使他們對公共空間有着不一樣的理解。吳家瑩在香港土生土長,公園玩樂總有許多禁止事項。陳芷欣的家人在尼日利亞的港資紡織廠工作,親人隨同到尼日利亞生活,她長大後才移民美國。她在尼日利亞成長的地方像條小村落,「你一出街就可以自己周圍走,不會好像在香港那樣」。梯級式園林廣場有着移動和停留的自由,只是不准吸煙和不准攀爬圍欄。Minguez則在西班牙馬德里成長,他形容馬德里是典型的歐洲城市。對比歐洲和香港,歐洲的公共空間往往是廣闊的廣場,但Minguez觀察到香港的公共空間卻是垂直的,例如商場朗豪坊。人能夠在不同樓層流動,甚或停留等人,商場既是商業的私人領域,也是香港人的半公共空間,如同瓊林街83號本來的商廈性質。
COLLECTIVE自2017年接手項目設計,直至2024年建成,歷時7年。雙子大廈的大堂室內空間設計也由他們負責,空間沿用梯級式園林廣場的風格,部分牆壁採用他們研究出來的反光鋁板,既非全黑,也看起來閃亮,透過反光引光進室內空間。梯級式園林廣場的亮麗外觀固然吸引人聚集,但吳家瑩直言打卡不是目的,期盼這片戶外空間讓人重新理解公共空間。實現構思也需要物業管理配合,那就是建築設計以外的事了。
文:嚴嘉栢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