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開眼 藝述速遞

「三無」孔寧 筆下「地球母親」洋溢愛

【明報專訊】國境以北,有座城市叫滿洲里。蒙古、俄羅斯與中國內蒙古在附近一帶交界,身處草原,遠離城市,滿洲里的冬季格外漫長,雪厚如山,「一年只有一個月是綠色的」。藝術家孔寧成長於此,在零下四十度漫長的孤獨和寂靜中,幻想燦爛的鮮花、綠植、動物與愛。

滿洲里成長 黑暗經歷化成艷麗顏料

元創方思林藝術空間明日起舉辦孔寧個展「愛」,展出她的7幅油畫作品。從滿洲里走向北京,再走向巴黎;目睹生命逝去、環境破壞及人際衝突,孔寧希望用藝術表達愛,喚世人減少殺戮、保護自然,在愛中打開心扉。

聊起創作,孔寧常提起過去的經歷。成長於邊境,幼年的她常常感到孤寂;曾經從事法律工作,青年的她在刑場親眼見證34條生命的死亡。「我的很多時間都是在黑暗中度過的,這些黑暗反而反射出我對色彩的渴望。」她說。她將這些經歷與渴望化作顏料,塗抹在畫中。艷麗的色彩、盛開的玫瑰、蔓延的枝葉與擁吻的戀人,在孔寧看來,畫與生命是一體的,每幅畫各有各生命、各有各釋放。

色彩之外,每幅畫都指向共同主題——愛。在孔寧眼中,愛不局限於兩人,「愛是屬於全世界的命題。人類與大自然的愛、家庭之愛、愛情之愛、國與國之間的愛……愛有無限大的空間」。是次展覽展出孔寧的油畫作品《分手的戀人》,畫中,粉紅與灰藍的色塊構成兩個相擁的人形,背景一片鮮紅。乍看之下,畫中是戀人男女間的擁抱,但孔寧在觀看這幅畫時,常常會流淚。她說會想起在天堂的媽媽,逝去多年的外婆、奶奶,以及天堂上懷念的許多人。孔寧希望透過這幅畫傳達的是「沒有界限的擁抱」,「無論是逝去的人、不同國界的人、匆匆路過的人,甚至陌生人,打破界限,任何人都能擁抱,去掉一切,在陽光下相擁,感受那種溫暖」。

人馬相依 致敬自然

愛,不止是人與人的情感;擁抱的對象,亦不僅是人,還有更廣闊的自然。孔寧回憶,她的父親來自游牧民族達斡爾族,有「馬背上的民族」之稱的他們,從小以馬為伴。孔寧覺得馬和自己很像,因此,她曾經在故鄉一口氣畫了30多幅馬。展品《紫花和白馬》正是其中一幅,牧羊女孩和身披玫瑰花的白馬緊緊相依,「馬特別能和人產生共鳴,(畫中)他們在向彼此吐露心事」。

畫人、畫馬、畫植物,孔寧希望通過繪畫致敬自然。繪畫之外,孔寧還寫詩、寫劇本、做裝置藝術。走遍40多個國家,人們在介紹孔寧時,總不忘在她的名字前加多幾個字——女性藝術家。然而,孔寧更希望將自己介紹為「三無人員」——無性別、無國籍、無年齡。「三無」視角下,她筆下常出現的女性角色,也不是某個人,或她自己,而是「地球母親」。「無論什麼膚色、什麼身分,我們都被地球母親愛着。」透過描繪地球母親的愛,孔寧希望引起觀眾思考:「被地球母親愛着的時候,應該思考什麼、擁抱什麼、盛開什麼、戰勝什麼。太陽和月亮準時升起,望着天空,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愛:孔寧個展

日期:8月31日至10月12日

時間:周二至六上午10:30至晚上6:30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B座H506-507

詳情:bit.ly/4dB5hHS

文:王梓萌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