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國盃、美洲盃剛過,巴黎奧運即將於星期五開幕,距離東京奧運不過3年,市民快將再次感受奧運熱潮。外國的運動產業足以帶動經濟效益,香港做不做到?近年愈來愈多人跑步、健身,運動不止是精英運動員的專利,大家也是運動產業的一員。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提醒,政府、商界、體育總會、非政府組織以至大眾都要明白:「運動產業不是一對運動鞋、一隻運動手表,也不是多搞幾個賽事……」要發展運動產業,首要是推廣運動生活。適逢奧運,本欄推出運動產業系列,邀請業界探討未來路向。
【明報專訊】歐國盃、美洲盃剛過,巴黎奧運即將於星期五開幕,距離東京奧運不過3年,市民快將再次感受奧運熱潮。外國的運動產業足以帶動經濟效益,香港做不做到?近年愈來愈多人跑步、健身,運動不止是精英運動員的專利,大家也是運動產業的一員。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提醒,政府、商界、體育總會、非政府組織以至大眾都要明白:「運動產業不是一對運動鞋、一隻運動手表,也不是多搞幾個賽事……」要發展運動產業,首要是推廣運動生活。適逢奧運,本欄推出運動產業系列,邀請業界探討未來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