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運動有益身心,而提升學生運動量亦成為近期教育界的焦點。也許是因為看到疫情後學童身體狀况大不如前,加上學生沉迷手機遊戲和電玩,運動時間過少,教育局愈加重視學童的體能及精神健康,例如檢視小學呈分試機制,討論會否加入體育科分數,亦於今年向學校撥款15萬元,推動校內體育發展,並推動MVPA60策略,提倡學生在一星期平均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雖然學生課業繁重,但平衡學習與運動時間,鼓勵他們多做運動,對提升學習表現確有顯著效果。
【明報專訊】運動有益身心,而提升學生運動量亦成為近期教育界的焦點。也許是因為看到疫情後學童身體狀况大不如前,加上學生沉迷手機遊戲和電玩,運動時間過少,教育局愈加重視學童的體能及精神健康,例如檢視小學呈分試機制,討論會否加入體育科分數,亦於今年向學校撥款15萬元,推動校內體育發展,並推動MVPA60策略,提倡學生在一星期平均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雖然學生課業繁重,但平衡學習與運動時間,鼓勵他們多做運動,對提升學習表現確有顯著效果。